开元二十三年春,陈子昂于蜀中偶遇贬谪途中的马参军。是时子昂方辞官归隐,于涪江畔结茅而居,终日与孤云野鹤为伴。马参军本为陇西豪士,因谏猎触怒玄宗,左迁岭南尉。二人相逢于暮雨潇潇的嘉陵古渡,青衫与白发相对,竟在残破的旗亭中醉饮三日。
子昂后来在《喜马参军相遇醉歌序》中记此奇遇:"时予病卧东山,苔深履迹。马生荷戈远戍,雪满弓刀。"最是动人处,当属醉后同登临江烽燧,子昂解佩剑击柱而歌"谁知我心",马参军以铁笛相和,声裂霜天。残阳如血中,两个被时代放逐的灵魂,在杜宇啼血的巴山夜雨里完成了盛唐精神最悲壮的交接。
此诗虽题为"醉歌",实乃蘸着清醒的苦闷写成。考《陈氏别传》载,马参军次年即病卒瘴乡。子昂闻讯,取当年共饮的椰瓢盛酒祭江,瓢随怒涛而去,恰似他们被碾碎在开元盛世背面的文人侠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