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时节,长安城外的官道上车马络绎,正是开元年间士大夫们"寻春游上路"的盛景。高氏林亭的宴集,恰是盛唐文人雅集传统的缩影——据《唐两京城坊考》载,高氏乃京兆望族,其林亭位于城南樊川,每逢晦日(农历月末),这里便成为公卿们"追宴入山家"的雅聚之所。
诗中"主第簪缨满"的铺陈,暗合《新唐书·舆服志》对三品以上官员"冠饰以珠,缨以金"的记载,而"皇州景望华"五字,则凝练勾勒出开元天宝年间帝都的恢弘气象。更妙在诗人以"玉池""珠树"的意象,将园林造景艺术化——这种对人工山水的审美,正是唐代贵族园林"模山范水"风尚的体现(见《园冶》)。
末句"林阁散馀霞"的余韵里,我们仿佛看见《岁时杂咏》记载的场景:曲江畔的笙歌渐歇,诗人们挥毫题壁,任晚霞为笔墨镀上金边。这场晦日宴饮,终究超越了寻常游宴,成为盛唐文化气象的一页鲜活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