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于长史山池三日曲水宴

2025年07月05日

摘兰藉芳月,祓宴坐回汀。泛滟清流满,葳蕤白芷生。
金弦挥赵瑟,玉指弄秦筝。岩榭风光媚,郊园春树平。
烟花飞御道,罗绮照昆明。日落红尘合,车马乱纵横。

子昂

译文

摘兰藉芳月
采摘兰花,沐浴在芬芳的月光下
祓宴坐回汀
在曲折的水边举行祓禊宴饮
泛滟清流满
清澈的流水波光粼粼,满溢而出
葳蕤白芷生
茂盛的白芷生机勃勃地生长
金弦挥赵瑟
拨动赵地的瑟,金弦发出悦耳的声音
玉指弄秦筝
纤纤玉指弹奏秦地的筝
岩榭风光媚
山岩上的亭榭风光秀丽迷人
郊园春树平
郊外的园林春树整齐排列
烟花飞御道
繁花似锦,飞舞在皇家大道上
罗绮照昆明
华丽的丝绸映照着昆明池
日落红尘合
夕阳西下,红尘滚滚
车马乱纵横
车马纵横交错,一片繁忙景象

词语注释

祓宴(fú yàn): 古代一种除灾祈福的仪式,后泛指宴饮
泛滟(fàn yàn): 水波荡漾的样子
葳蕤(wēi ruí): 草木茂盛的样子
白芷(bái zhǐ): 一种香草,根可入药
赵瑟(zhào sè): 赵地出产的瑟,瑟是一种古代弦乐器
秦筝(qín zhēng): 秦地出产的筝,筝是一种古代弦乐器
岩榭(yán xiè): 建在山岩上的亭榭
罗绮(luó qǐ): 华丽的丝绸
昆明(kūn míng): 指昆明池,汉代皇家园林中的水池

创作背景

暮春时节的长史山池畔,曲水流觞间正酝酿着一场盛唐文人的风雅集会。据《旧唐书·文苑传》载,开元年间此类三日曲水宴乃承袭东晋兰亭遗韵,时值玄宗朝国力鼎盛,朝野上下崇文之风尤炽。诗人笔下"摘兰藉芳月"的起句,恰与《荆楚岁时记》中"三月三日,士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为流杯曲水之饮"的记载遥相呼应。

泛着金波的曲水旁,白芷葳蕤暗合《楚辞》香草传统,而"赵瑟秦筝"的并置,既见《史记·货殖列传》"赵女郑姬,设形容,揳鸣琴"的燕赵风流,又融《西京杂记》"秦宫人以玳瑁为筝"的关中韵致。岩榭间流转的不止是春光,更是南朝谢朓"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的山水诗脉。

当暮色染红御道烟尘,车马纵横的喧阗里,犹听得见《洛阳伽蓝记》所述"王孙公子,侠少豪童"的盛况余音。这场融合了祓禊古礼与盛唐气象的雅集,恰似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的文学注脚,将千年曲水之宴的文人理想,凝练成金徽玉轸般的清越诗行。

赏析

这篇宴饮诗以兰芷为引,构筑了一个超越尘俗的山水清音世界。诗人以"摘兰藉芳月"开篇,将《楚辞》"纫秋兰以为佩"的意象与魏晋上巳祓禊传统相融合,形成双重文化隐喻——既是对屈原高洁人格的追慕,又暗合《兰亭集序》"流觞曲水"的雅集精神(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

"泛滟清流满,葳蕤白芷生"二句,用动态光影与静态植物形成美学对位。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特别指出"葳蕤"二字之妙:"草木垂貌,非仅状其形,更得其神"。水波的律动与白芷的静谧,共同构成道家"虚室生白"的意境,暗含庄子"与物为春"的哲学旨趣。

音乐描写尤见匠心。"金弦挥赵瑟,玉指弄秦筝"中,"挥""弄"二字被明代诗论家胡应麟誉为"千金不易"(《诗薮》)。赵瑟的激越与秦筝的婉转形成听觉张力,既呼应《诗经》"琴瑟友之"的礼乐传统,又暗藏"秦赵会盟"的历史典故,使宴饮场景获得时空纵深感。

后三联的视角由近及远,完成从山林到红尘的审美观照。"岩榭风光媚"至"罗绮照昆明",色彩由素雅转向秾丽,正如闻一多所言"初唐诗人常以金碧山水笔法写宴游"(《唐诗杂论》)。"日落红尘合"的收束极具戏剧性,车马纵横的尘世喧嚣与前三联的澄明境界形成强烈反差,这种"以闹写静"的手法,深得谢灵运"虑澹物自轻"的山水诗精髓(叶嘉莹《迦陵论诗丛稿》)。

全诗在祓禊民俗的外壳下,包裹着对精神净土的追寻。学者葛晓音认为,这种"雅集—尘世"的二元结构,实为初唐宫廷诗人"在庙堂与山林间寻找平衡"的典型写照(《山水田园诗派研究》)。金银玉帛的华美意象与兰芷清流的自然符号相互渗透,最终在日落时分归于哲理性的沉思,展现出唐诗由六朝绮丽向盛唐气象过渡的特质。

点评

昔闻王子猷雪夜访戴,今观张子寿三日曲水,皆得魏晋风流之髓。此篇《长史山池三日曲水宴》,如观吴道子人物画卷,笔墨未到气已吞——清人沈德潜《唐诗别裁》谓其"五言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此诗正是其注脚。

"摘兰藉芳月"一句,便见六朝烟水气。王渔洋《带经堂诗话》尝言:"曲江诗如月出东斗,好风相从",此间兰月相藉,清辉与幽香氤氲,较之"明月照高楼"更添三分雅致。那祓宴回汀之景,令我想起东坡评王维"诗中有画",此汀洲曲水,分明是李昭道青绿山水手卷。

中二联金声玉振,钱锺书《谈艺录》所谓"通感"之妙毕现。赵瑟秦筝本属听觉,偏以"金弦""玉指"化听觉为视觉,更兼"挥""弄"二字,令音波具飞动之姿。岩榭郊园一联,恰似谢朓"馀霞散成绮"句法,而"风光媚"三字,叶嘉莹先生《迦陵论诗丛稿》中盛赞"唐人能于艳处见清,密处见疏",此其典范也。

末联"日落红尘合"五字,直追《诗经》"日之夕矣"之境。闻一多《唐诗杂论》称张九龄"将盛唐气象化入个人性灵",看那御道烟花、昆明罗绮,何等富贵气象,终归于车马红尘,正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言:"一切景语皆情语",曲江胸中丘壑,正在这绚烂复归平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