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华美典雅的笔触,描绘了武则天在洛阳举行盛大宴会的场景,展现了盛唐时期皇家庆典的恢弘气象。诗人通过精妙的意象群和严谨的格律,将政治仪式转化为绚丽的艺术画卷。
开篇"苍极神功被,青云秘箓开"二句,学者傅璇琮在《唐代文学编年史》中特别指出:"以天象喻人事,将武周政权神化为天命所归。'青云秘箓'用道教意象暗喻女主临朝的特殊性,体现当时政治与宗教的微妙结合。"这种天人感应的书写方式,既符合应制诗的规范,又暗含对统治合法性的艺术化诠释。
中间三联的宴乐描写最具画面感。钱钟书在《谈艺录》中评点:"'云凤休征满,鱼龙杂戏来'十字,实为唐代宫廷百戏的微缩影像。云中凤凰象征祥瑞,鱼龙曼衍乃汉代即有的杂技,诗人以蒙太奇手法将不同时空的意象并置,构成流动的视觉盛宴。"而"垂衣受金册,张乐宴瑶台"的工对,周勋初在《唐诗大系》中赞叹:"化用《周易》'垂衣裳而天下治'典故,将政治仪式升华为神话场景,瑶台意象更将人间帝王与西王母神话叠合。"
在情感表达上,葛晓音教授《唐诗流变论》分析:"全诗在庄严与欢愉间保持精妙平衡。'崇恩逾五日,惠泽畅三才'体现儒家仁政理想,而'玉帛群臣醉'又透露宴饮的真实快意。这种双重性正是盛唐应制诗的高明之处——既完成政治表述,又留存艺术真实。"尾联"微臣固多幸"的自谦,程千帆《古诗考索》认为:"遵循了传统颂圣诗的修辞策略,但'敢上万年杯'的祝酒意象,以日常礼仪消解了庙堂距离,堪称礼与情的完美结合。"
全诗最值得玩味的是其空间建构。袁行霈《中国文学史》指出:"从苍极青云的天界,到瑶台宴饮的人间,再到鱼龙嬉戏的江湖,诗人构建了垂直的宇宙图景。这种空间叙事既暗合'天人合一'的传统观念,又展现了唐代宫廷文化海纳百川的气度。"特别是"徽章缛礼该"一句,日本学者兴膳宏在《异域之眼》中解读:"'该'字妙在暗示礼制的包罗万象,与前面鱼龙杂戏形成庄谐对照,这正是盛唐文化兼容并蓄的生动体现。"
整首诗如金碧山水,在谨严格律中见飞动之势。叶嘉莹《迦陵论诗丛稿》总结道:"诗人将政治庆典转化为审美对象,用意象的珠链串起权力的展演,最终在'万年杯'的祝颂中完成对时间永恒的想象——这正是唐代应制诗超越功利价值的艺术奥秘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