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奉和圣制春日幸望春宫应制

2025年07月05日

彩仗雕舆俯碧浔,行春御气发皇心。摇风细柳萦驰道,
映日轻花出禁林。遍野园亭开帟幕,连堤草树狎衣簪。
谬参西掖沾尧酒,愿沐南薰解舜琴。

怀素

译文

彩仗雕舆俯碧浔
华美的仪仗和雕饰的车驾俯瞰着碧绿的水边
行春御气发皇心
皇帝乘着春日的御驾,抒发着天子的心意
摇风细柳萦驰道
微风中摇曳的细柳环绕着驰道
映日轻花出禁林
阳光下轻盈的花朵从禁苑的树林中绽放
遍野园亭开帟幕
遍野的园亭张开了帷帐
连堤草树狎衣簪
堤岸上的草树与游人的衣簪相互亲近
谬参西掖沾尧酒
我有幸参与西掖的宴会,沾饮尧帝的美酒
愿沐南薰解舜琴
愿沐浴在南风的温暖中,聆听舜帝的琴音

词语注释

碧浔(bì xún):碧绿的水边
帟幕(yì mù):帷帐
狎(xiá):亲近
西掖(xī yè):指皇宫的西侧,此处代指宫廷
南薰(nán xūn):南风,此处比喻帝王的恩泽
舜琴(shùn qín):舜帝的琴,象征德政

创作背景

诗词奉和圣制春日幸望春宫应制创作背景

时代画卷中的奉和应制

大唐开元年间,玄宗皇帝率群臣驾幸望春宫赏春,这场春日盛事被载入《旧唐书·玄宗纪》:"(开元)二十年春正月乙卯,幸望春宫。"彼时长安东风解冻,太液池波光潋滟,正是"行春御气发皇心"的绝佳时节。作为宫廷诗人的张九龄,以紫微郎身份随驾,在"彩仗雕舆俯碧浔"的仪仗簇拥中,见证了大唐盛世的华美篇章。

望春宫的地理意象

望春宫位于长安城东龙首原上,《长安志》载其"临浐水,眺终南",正是"映日轻花出禁林"的绝佳观景台。这座离宫在盛唐时期承担着重要的政治功能,玄宗常在此举行春耕典礼、宴请群臣。诗中"连堤草树狎衣簪"的描写,与《开元天宝遗事》记载的"曲江赐宴,百官摘花簪冠"的盛况遥相呼应,再现了唐代官员"香径春风"的独特风雅。

奉和诗的宫廷语境

应制诗在唐代具有特殊的礼仪意义,《唐诗纪事》载:"凡天子游幸,群臣奉和,谓之应制。"张九龄此作严格遵循七律格式,以"摇风细柳"对"映日轻花",用"遍野园亭"应"连堤草树",既满足"奉和圣制"的庄重要求,又通过"愿沐南薰解舜琴"的典故,巧妙将尧舜之治的政治理想融入春游场景。末句"谬参西掖"的自谦,恰是唐代官员应制诗中常见的修辞范式。

盛唐气象的文学折射

诗中"帟幕""衣簪""尧酒"等意象群,构成了一幅多维度的盛世行乐图。《册府元龟》记载开元年间"每岁首赐群臣大酺",而"沾尧酒"的描写正与史书互证。张九龄以"解舜琴"喻政通人和,既是对《礼记》"昔者舜作五弦之琴"的化用,也暗合玄宗《春中兴庆宫酺宴》诗序中"庶敦尧舜之风"的政治宣言,展现了开元文人将文学创作与政治理想完美融合的独特智慧。

赏析

春风拂过望春宫的琉璃瓦,诗人笔下的盛世图景便在这金碧交辉中徐徐展开。这首应制诗以工笔画般的笔触,将皇家春游的华贵气象与自然生机完美交融,恰如明代学者胡应麟在《诗薮》中所赞:"初唐应制,典丽中自饶风致"。

意象的层叠之美犹如宫廷画师的青绿山水。首联"彩仗雕舆俯碧浔"以俯仰视角构建立体空间,鎏金车驾倒映春水的画面,暗合《文心雕龙》"写物图貌,蔚似雕画"的评骘。细柳与驰道的组合尤为精妙——唐代吴兢在《乐府古题要解》中特别指出"杨柳意象"在应制诗中的特殊意义,既象征君王"行春御气"的仁政,又以"摇风"的动态打破宫廷诗的板滞。那"映日轻花"更似点睛之笔,北宋《宣和画谱》记载当时宫廷画家多取此意境,认为禁林中透出的点点花光,最能体现"天颜有喜近臣知"的微妙氛围。

情感的递进流转在尾联达到高潮。清代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批注此联:"以尧酒舜琴作结,不独颂圣,实见忠爱之忱"。诗人自称"谬参西掖"的谦卑,与"愿沐南薰"的赤诚形成张力,暗用《孔子家语》"南风之薰兮"的典故,将个人感遇升华至"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这种情感表达方式,正是元代方回《瀛奎律髓》所称道的"应制体之正格,雍容中含恳挚"。

全诗最见功力处,在于把程式化的应制题材写出流动的气韵。南宋周弼《三体唐诗》将此类作品归为"富丽中得江山之助",确是的评。那连堤草树间嬉游的仕女,帟幕下若隐若现的园亭,无不透露着盛唐特有的从容气度,恰如现代学者傅璇琮所言:"初唐宫廷诗的精髓,正在于把政治仪式转化为审美仪式"。

点评

此篇《春日幸望春宫应制》乃典型的奉和应制之作,然其笔致之清丽、气象之雍容,实为同类诗中上乘。明代诗评家胡震亨于《唐音癸签》中尝言:"应制诗贵在得体,既需庄严以称圣意,又不可失之板滞。此作'摇风细柳'一联,以纤秾之笔写皇家气象,恰似金线绣牡丹,华而不俗。"

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尤赏其结句:"'愿沐南薰解舜琴'七字,用《南风》典而能化,既合颂圣本旨,复得含蓄之致。较之直陈'万岁'者,不啻霄壤。"其谓此诗"如珮玉鸣鸾,自然中节",诚为的评。

近代词学大师龙榆生则从章法着眼:"起句'彩仗雕舆'先立皇家仪仗之宏丽,中二联以细柳、轻花、园亭、草树点染春色,终以尧酒舜琴收束,层层递进而不失从容。所谓'铺陈而不冗,颂美而不谀',足见盛唐应制诗之正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