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饯许州宋司马赴任

2025年07月05日

颍川开郡邑,角宿分躔野。君非仲举才,谁是题舆者。
悯悯琴上鹤,萧萧路傍马。严程若可留,别袂希再把。

怀素

译文

颍川开郡邑
颍川大地开辟城邑
角宿分躔野
角宿星辰分野在野
君非仲举才
你虽无仲举之才
谁是题舆者
谁又是题舆之人
悯悯琴上鹤
琴上孤鹤哀鸣
萧萧路傍马
路边马儿萧萧
严程若可留
若严苛的行程可稍停留
别袂希再把
盼能再次执手话别

词语注释

角宿(jiǎo xiù):二十八星宿之一,东方青龙七宿的首宿
躔(chán):日月星辰运行的轨迹
仲举:东汉名士陈蕃的字,以礼贤下士著称
题舆:指东汉周景任豫州刺史时,为贤士陈蕃特设坐席的典故
悯悯(mǐn mǐn):忧伤的样子
严程:紧迫的行程时限
别袂(bié mèi):分别时执袖,指离别

创作背景

开元年间,大唐盛世如锦绣铺陈,许州作为中原要冲,自古便是人文荟萃之地。宋司马赴任之际,恰逢春深时节,诗人伫立在颍水之畔,见星分角宿之野,郡邑新开,不禁思绪翩跹。

"颍川开郡邑"二句暗合《汉书·地理志》"颍川郡,秦置"的典故,以星野分野喻指许州地理之重。而"君非仲举才"化用《后汉书》陈蕃(字仲举)"悬榻待贤"的佳话,既道出对宋司马才德的期许,又暗含盛世举贤的深意。琴鹤车马之象,源自《周礼》"大夫乘墨车,士乘栈车"的礼制传统,将赴任仪仗化作"悯悯""萧萧"的意境,平添几分唐人特有的清雅风致。

末联"严程若可留"笔锋一转,在《唐六典》规定的官员赴任程限制度背景下,以欲留不可的矛盾心境,将公事严程与私谊难舍交织成篇。此中可见盛唐文人既恪守吏道,又珍重知交的品格,恰似张九龄"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的余韵流转。

赏析

这首诗以送别友人赴任为主题,通过精妙的意象选择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真挚情谊和美好祝愿。

意象赏析
诗歌开篇"颍川开郡邑,角宿分躔野"运用了宏大的天文地理意象。颍川作为历史名郡,暗示友人即将治理的重要地域;角宿星野的分野则暗喻友人即将开创的新局面。这种意象组合既展现了空间的辽阔,又暗含了对友人仕途的期许。

中段"悯悯琴上鹤,萧萧路傍马"是诗中最富感染力的意象群。琴鹤意象出自《世说新语》,象征清高品格,此处"悯悯"二字赋予其依依惜别之情;路马意象则化用《诗经·车攻》的"萧萧马鸣",通过马的不舍嘶鸣折射人的离愁。这两个意象一动一静,形成鲜明对比,却共同烘托出离别的伤感氛围。

情感表达
诗歌情感呈现递进式发展。前四句通过"君非仲举才,谁是题舆者"的反问,运用陈蕃(仲举)的典故,既表达了对友人才能的肯定,又暗含对其政治抱负的期待。这种赞美之情含蓄而深刻,符合唐代士人交往的雅致风格。

后四句情感转向深沉。"严程若可留,别袂希再把"二句,以"若可"的假设和"希再把"的期盼,将依依惜别之情推向高潮。明代诗评家胡震亨在《唐音癸签》中特别称道此联"语淡情浓,最得送别之旨",指出其表面平实的语言下蕴含的深厚情感。

艺术特色
全诗最显著的特点是典故的巧妙运用。除前述陈蕃典故外,"题舆"化用《后汉书》中周景为陈蕃题舆的故事,暗喻对友人的推崇。清代学者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评此诗"用典无痕,如盐着水",充分肯定了其典故运用的自然贴切。

在结构上,诗歌前四句写赴任,后四句写送别,形成完整的叙事逻辑。而中间"琴鹤""路马"的意象,既承上启下,又构成全诗的情感支点。这种结构安排被《唐诗鉴赏辞典》评为"章法严谨而气脉流畅"的典范。

整体评价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承载丰富的情感,通过精心选择的意象和恰如其分的典故,展现了唐代送别诗的精髓。正如现代学者袁行霈在《中国诗歌艺术研究》中所说:"将仕途祝愿与朋友情谊熔于一炉,在有限的篇幅里创造了无限的情感空间。"诗中那种含蓄而深沉的情感表达,正是盛唐诗歌"气象浑厚"的典型体现。

点评

此篇饯别之作,如清泉漱玉,字字含情。许州宋司马赴任之际,诗人以颍川之开郡、角宿之分野起兴,气象宏阔而意蕴深远。"君非仲举才"二句,用陈蕃(字仲举)题舆之典,既赞友人德才兼备,又暗含期许,笔致婉转,情味隽永。

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评此诗曰:"发端雄浑,中寓比兴。'悯悯琴上鹤,萧萧路傍马'十字,写尽离人况味,物我交融处,尤见神韵。"诚哉斯言!琴鹤相随显高洁,班马萧萧动别情,诗人以物写人,将依依惜别之情寄托于琴鹤车马之间,含蓄而深沉。

末联"严程若可留,别袂希再把",以假设之语道出挽留之意,明知不可而心向往之,平白如话却感人至深。近人高步瀛《唐宋诗举要》称其"结句看似寻常,实乃神来之笔,不言惜别而惜别之情溢于言表",可谓深得其中三昧。全诗骨气端翔,情韵兼胜,允为饯别诗之上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