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享太庙乐章·长发舞》的创作背景
唐开元年间,玄宗李隆基命张说、萧嵩等文臣重制太庙乐舞,以彰显盛唐气象。《长发舞》作为其中篇章,承载着对李唐王朝"受命于天"的礼赞。其词藻典丽,暗合《诗经·商颂·长发》遗韵,以"濬哲惟唐"开篇,将周人歌颂商汤的典故化用为对唐室先祖的追慕。
考"长发其祥"一句,源自《毛传》"长发,大禘也",暗指祫祭先王的盛大仪式。开元十三年(725年),玄宗封禅泰山后更定礼乐,此章当用于太庙祭祀时配合武舞,以黄钟为宫、大吕为角的雅乐体系演奏。张说在《大唐祀封禅颂》中曾言"神歆禋祀,民乐昭格",可与此章"配天载德,就日重光"互证——日月双悬的意象,既喻高祖、太宗开国之功,亦暗含玄宗承续圣德的自诩。
末句"本枝百代"典出《左传》"本枝百世",与《唐会要》记载太庙乐"昭穆尊卑,各有次序"相呼应。而"申锡无疆"化用《诗经·商颂》"申锡无疆,及尔斯所",通过青铜铭文般的庄重句式,完成对李唐王朝"永锡祚胤"的神圣叙事。整章诗文如金声玉振,在庙堂雅乐中构建起跨越时空的德政颂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