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时期,商品经济日渐繁荣,商人阶层崛起成为社会重要群体。刘禹锡的《贾客词》正是这一历史背景下的深刻观照。诗人以冷峻笔触勾勒出商贾生涯的双重图景:一面是"扬州有大宅"的富贵幻梦,一面是"白骨无地归"的残酷现实。
据《新唐书·食货志》记载,德宗年间商税已占国库收入三成,商人虽富却地位卑微。诗中"暗行终不疑"五字,道尽商人冒险逐利的无奈——他们明知山有"疾路"(险峻捷径),仍要在"寇盗猛兽"的威胁中昼夜兼程。白居易《盐商妇》亦云"南北东西不失家",恰与此诗形成互文。
最刺目者,当属尾联的蒙太奇对照:当商贾暴尸荒野时,闺中少妇犹对镜簪花。这令人想起张籍《贾客乐》中"年年逐利西复东,姓名不在县籍中"的描写,共同构成中唐商贾题材诗歌的批判传统。诗人以商贾空囊四散的结局,暗讽当时"重农抑商"政策下商人财富的虚幻性,其白骨与金玉的意象碰撞,恰似给这个逐利时代敲响的警世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