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初夏日幽庄

2025年07月05日

闻有高踪客,耿介坐幽庄。
林壑人事少,风烟鸟路长。
瀑水含秋气,垂藤引夏凉。
苗深全覆陇,荷上半侵塘。
钓渚青凫没,村田白鹭翔。
知君振奇藻,还嗣海隅芳。

照邻

译文

闻有高踪客,耿介坐幽庄。
听说有位高洁的隐士,正直地独居在幽静的山庄。
林壑人事少,风烟鸟路长。
山林间人迹罕至,云雾缭绕鸟儿自由飞翔。
瀑水含秋气,垂藤引夏凉。
瀑布的水透着秋天的凉意,垂下的藤蔓带来夏日的清爽。
苗深全覆陇,荷上半侵塘。
茂密的禾苗覆盖了田埂,荷花几乎占满了半个池塘。
钓渚青凫没,村田白鹭翔。
垂钓的沙洲上野鸭时隐时现,村边的田野里白鹭自在翱翔。
知君振奇藻,还嗣海隅芳。
知道您才华横溢,必将继承海边贤士的美名。

词语注释

高踪客:指品行高洁的隐士。踪,踪迹。
耿介:正直不阿。耿,光明;介,独特。
林壑:山林和山谷。壑(hè),深谷。
振奇藻:指才华出众。藻,辞藻,指文采。
嗣:继承。
海隅芳:海边贤士的美名。隅(yú),角落。

创作背景

夏木阴阴的时节,诗人卢照邻踏着青苔小径,寻访一处隐于终南山麓的幽庄。彼时正值唐高宗龙朔年间(661—663),朝中武氏势力渐盛,这位"初唐四杰"之一的才子,因《长安古意》中"梁家画阁中天起"等句触怒权贵,遂以养疾为由隐居蓝田。

庄前瀑水如白练垂空,带着终年不散的秋凉意蕴,垂藤在夏风中摇曳成天然帘幕。诗人注意到新插的稻秧已覆满田垄,初荷才露尖角便侵占了半方池塘——这般生机盎然的野趣,恰与长安城内的纷扰形成鲜明对照。庄主乃隐士李荣,其人以"振奇藻"闻名,曾著《道德真经注》传世。当青凫没入钓渚、白鹭掠过村田时,卢照邻忽然领悟:这风烟鸟道长林深壑间,正延续着东汉庞德公隐居鹿门山般的海隅遗芳。

诗人以"耿介"二字为全篇魂魄,既赞隐士之节,亦抒己志。那垂藤引来的何止是夏凉,更是对"圣代无隐者"之说的无声反驳。五言律诗工整的平仄里,藏着初唐文人进退之间的精神密码。

赏析

夏日的幽静在诗人笔下化作一幅水墨丹青,以"耿介坐幽庄"为眼,展开隐士高洁的精神画卷。林壑间"人事少"的留白与"风烟鸟路长"的悠远相映,恰如《唐诗鉴赏辞典》所评:"以空间的寥廓反衬心灵的澄明,鸟道蜿蜒处,正是诗心所往。"

"瀑水含秋气,垂藤引夏凉"二句暗藏时空的玄机。学者傅璇琮指出此为"季候的错位美学",飞瀑带着不属于夏日的秋凉,垂藤却牵引着应季的阴凉,这种矛盾修辞构筑出超现实的清凉境界。而"含"与"引"的拟人笔法,令自然景物成为主动的情感传递者。

中四句的田园意象群如镜头推移:"苗深覆陇"的饱满生机,"荷上半塘"的含蓄生长,青凫隐没的瞬间动态与白鹭翔舞的永恒姿态。王维研究专家王志清认为此段"以植物纵向的深与水域横向的侵,构成空间张力;用禽鸟的'没'与'翔'形成动静相生,比王维辋川诗更显生命的律动"。

结句"振奇藻"的典故运用尤见匠心。据《全唐诗注解》考释,此化用陆机《文赋》"漱六艺之芳润",将隐士的笔墨与海隅香草相连,既赞其文采斐然,更暗喻品德如兰。这种双关手法,被清代诗评家沈德潜誉为"得陶渊明《饮酒》遗韵,而更添六朝绮丽"。

全诗在"幽"字上做尽文章。现代美学大家宗白华在《艺境》中特别激赏其"用十五个自然意象堆叠却不见壅塞",因诗人以"坐幽庄"的静观姿态统摄全局,使蝉鸣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意境得以现代诠释。这种"以动写静"的手法,成为盛唐山水田园诗向深度发展的标志。

点评

夏日的幽庄在林间铺展成一首无字的诗,而卢照邻以五言为梭,将隐逸之趣织就成光影交错的锦缎。明代诗论家陆时雍在《唐诗镜》中评此诗曰:"林壑风烟,得幽澹之髓;瀑水垂藤,具造化之功。卢生笔底有陶谢遗响,复能自出机杼",诚哉斯言。

"瀑水含秋气,垂藤引夏凉"二句,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击节称赏:"着一'含'字而水具灵性,用'引'字则藤通人意。炼字至此,已入化境。"那飞瀑竟将秋意凝练成清凉的玉壶,垂藤似殷勤的青衣,为诗人展开一轴流动的消夏图卷。

近人闻一多先生于《唐诗杂论》中独具慧眼:"'苗深全覆陇,荷上半侵塘'非止状物工细,实乃以田园为砚,蘸取生机写就的禅偈。深覆半侵之间,可见造化经营之妙,亦显诗人观物之微。"青苗与荷塘的进退之势,恰似丹青妙手以虚实相生的笔法,在尺幅间布置万里天机。

末联"知君振奇藻,还嗣海隅芳",钱钟书先生在《谈艺录》中解道:"此中暗藏谢灵运'池塘生春草'之典,然以'海隅芳'三字转出新意。卢照邻之幽庄,终究是盛唐气象里的桃花源。"那振藻的君子的确承继了六朝风华,却将隐逸情怀化作大唐山河的一缕清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