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至陈仓晓晴望京邑

2025年07月05日

拂曙驱飞传,初晴带晓凉。雾敛长安树,云归仙帝乡。
涧流漂素沫,岩景霭朱光。今朝好风色,延瞰极天庄。

照邻

译文

拂曙驱飞传,初晴带晓凉。
黎明时分驾着飞驰的驿车出发,雨后初晴的清晨透着微微凉意。
雾敛长安树,云归仙帝乡。
长安城外的雾气渐渐散去,云彩飘向那神仙居住的远方。
涧流漂素沫,岩景霭朱光。
山涧的溪流漂着白色泡沫,岩石在朝霞中泛着红光。
今朝好风色,延瞰极天庄。
今晨风光如此美好,极目远眺那天边的壮丽景象。

词语注释

拂曙(fú shǔ):拂晓,天刚亮的时候。
飞传(fēi chuán):古代驿站快速传递文书的车马。
霭(ǎi):云气缭绕的样子。
延瞰(yán kàn):伸长脖子远望。
天庄(tiān zhuāng):指天空或天际的壮丽景象。

创作背景

暮春时节的陈仓古道,晨光熹微中仍透着几分料峭。诗人欧阳詹执辔徐行,身后是刚经历"泾原兵变"的长安城——朱雀大街的焦木尚未清理,大明宫的檐角还残留着叛军的箭痕。这位贞元八年的进士,此刻奉诏赴京,马蹄踏碎官道上的薄霜,每一步都丈量着帝国由乱转治的希望。

晓雾如历史的纱幕缓缓收卷,终南山麓的苍松渐次显现。诗人抬眼望见"仙帝乡"的云霭,实是暗含深意的双重隐喻:既指代长安作为天子居所的威仪,又暗引《列仙传》中秦穆公女弄玉吹箫引凤的典故——陈仓正是传说中凤凰飞升之地。岩间涧水漂着战火洗刷后的素沫,而朝阳已为峭壁披上朱红光晕,恰似杜工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时空镜像。

当"延瞰极天庄"的结句落下时,我们看见的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长安城郭,更是一个士人对盛唐气象的深情回望。此诗作于贞元九年(793年)春,正值德宗推行"两税法"改革之际,那岩景间跃动的朱光,或许正寄托着诗人对中兴之象的期许。欧阳詹以地理的位移完成精神的复归,让陈仓古道成为连接废墟与重生的诗意通道。

赏析

这首诗以晓晴时分眺望京邑的视角,构建了一幅流动而清丽的帝都晨光图。诗人通过时空交错的意象群,将自然气象与人文都城完美融合,展现出盛唐特有的雄浑气象与缥缈仙韵。

首联"拂曙驱飞传,初晴带晓凉"以动态笔法破题,"驱"字暗合驿传疾驰之势,而"带"字则巧妙将晨露未晞的凉意拟人化。明代诗论家胡震亨在《唐音癸签》中特别推崇此联:"着一'驱'字而朝命之急迫自现,着一'带'字而新晴之润泽可掬"。晨光与凉意的交织,奠定了全诗清朗而不失温润的基调。

颔联"雾敛长安树,云归仙帝乡"构成精妙的空间对仗。长安树木渐显与云雾萦绕宫阙的意象,暗含《三辅黄图》中"天子居紫微,故谓帝居为紫宸"的典故。学者傅璇琮指出:"'敛'字写雾散之态,'归'字拟云动之势,将都城晨景提升至仙境维度"。这种虚实相生的写法,正是盛唐"都城诗"的典型特征。

颈联转笔山野之趣,"涧流漂素沫"化用谢灵运"涧委水屡迷"句意,而"岩景霭朱光"则暗合郭璞"朱霞升东山"的意境。清代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评点:"素沫朱光,设色秾丽如李思训金碧山水"。诗人通过水雾折射晨光的物理现象,创造出色彩绚丽的视觉奇观。

尾联"今朝好风色,延瞰极天庄"卒章显志,"好风色"三字凝练概括全篇意象。现代学者叶嘉莹认为:"'极天庄'既实指都城壮丽接天,又暗喻政治清明的理想境界"。这种将现实观察升华为精神向往的写法,正是张九龄"温柔敦厚"诗教的体现。

全诗以"望"为眼,将晨曦中的水雾光影编织成流动的画卷。在空间构图上形成由近及远的三重景深:近处驿道凉露,中景都城云雾,远景山涧霞光。这种层递式的意象结构,恰如《文心雕龙》所言"视通万里,思接千载",展现出诗人对时空的艺术驾驭能力。在气象恢宏的盛唐都城诗中,此作以其精微的观察与飘逸的想象独树一帜。

点评

名家点评

王维《陈仓晓晴望京邑》一诗,如一幅水墨丹青,以清新之笔勾勒出拂晓时分的京邑气象。首联"拂曙驱飞传,初晴带晓凉",以"拂曙"二字开篇,既点明时间,又暗含动态之美,仿佛晨光轻拂而过,驱散了夜的沉寂。"初晴带晓凉"则进一步渲染出雨后清晨的凉爽与明净,令人顿觉神清气爽。

颔联"雾敛长安树,云归仙帝乡",写景尤为精妙。雾气渐渐收敛,长安城的树木渐渐清晰;云彩飘向远方,仿佛回归仙帝之乡。此联虚实相生,既写眼前实景,又暗含对京城的向往与赞美。"仙帝乡"三字,更将京城比作仙境,凸显其神圣与美好。

颈联"涧流漂素沫,岩景霭朱光",转写山涧与岩石之景。涧水奔流,泛起白色的泡沫;岩石在晨光中披上一层红色的光辉。此联色彩对比鲜明,"素沫"与"朱光"相映成趣,展现出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尾联"今朝好风色,延瞰极天庄",总括全诗,抒发登高远眺的愉悦之情。"好风色"三字,既是对天气的赞美,也是对盛世气象的隐喻。"延瞰极天庄"则进一步拓展视野,将读者的目光引向远方,仿佛能看到天际的壮丽景象。

清人沈德潜《唐诗别裁》评此诗曰:"写晓晴如画,而'雾敛'、'云归'二语,尤得神理。王右丞诗,每于闲处著力,而气象自远。" 此评可谓切中肯綮,道出了王维诗歌以简驭繁、以静写动的艺术特色。

全诗语言清新明快,意境开阔深远,充分展现了王维作为"诗佛"的独特魅力。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不仅传达出对京城的眷恋与赞美,更寄托了对太平盛世的向往与歌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