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的长安飘着柳絮,刑部衙门前的石阶被新雨洗得发亮。韦郎中——这位以明法直谏著称的金部司官,昨日还在尚书省核验赋税簿册,今晨却已魂归蒿里。
御史中丞李乂执笔时,砚台里的墨汁凝着未化的哀思。案头摊开的《永徽律疏》还留着韦郎中朱笔批注的痕迹,那些力透纸背的字迹,此刻竟成了绝笔。史载景龙年间,韦氏以"谏盐铁之利当重民本"名动朝野,而今他静卧在素帷之后,连殿中省刚赐的獬豸纹银鱼袋都来不及佩第二次。
吊唁的官员们踏着被泪浸湿的官靴进出,尚书左丞宋璟送来的挽联在风中簌簌作响。李乂忽然想起三日前,韦郎中在曲江宴上击筑而歌《秦风·黄鸟》的侧影——原来那悲怆的变徵之音,早预演了这场天人永隔。窗外更漏滴到子时,他终在泪眼朦胧中写下"岁时宾径断,朝暮雀罗张",案上烛火将韦郎中生前批阅的度支奏章映得通红,像极了那年他们共在户部值夜时,韦氏指着《汉书·刑法志》说的"法者,民之命也"的灼灼目光。
大明宫的晨钟撞破晓雾时,李乂搁下狼毫。墨迹未干的诗笺上,"千载罢撞郎"的"撞"字尤带颤痕——这个取自东汉寒朗"犯颜直谏"的典故,此刻竟成了对韦郎中最后的注脚。尚书省院角的辛夷花扑簌簌落了一地,仿佛在为那位再不能重返刑部衙门的郎官,下着一场无声的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