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如琴台怀古
暮春时节,我踏过蜀中苍苔斑驳的石阶,忽见一座古台隐于葳蕤草木之间。台畔残碑犹存"长卿"二字,苔纹如蚕蚀桑叶般爬满碑面。风过时,松槚枝叶摩挲作响,恍若当年绿绮琴的余韵。
千年风烟凝此台
据《华阳国志》载,此台乃汉景帝年间司马相如抚琴处。台基以五色土夯筑,取"五行相生"之意,今唯余三层土台,在斜阳里泛着赭色光泽。想当年文君新寡,隔墙听得《凤求凰》清商之音,园中海棠正坠红如雨。如今池台尚在,却再不见当垆卖酒的翠袖佳人。
松风犹带广陵韵
台东古松传为相如手植,树干皴裂如龟甲,枝柯却仍擎着新绿。唐人段文昌《题琴台》云:"日落林西鸟未知,自先飞上最高枝。千啼万语不离恨,已去又来如有期。"此刻树梢黄莺恰恰,倒似与千年后的游子对答。
云月空悬词客影
暮云聚散间,我仿佛看见那位汉代才子凭栏调弦的身影。月光浸着石阶上零落的杜若花瓣,恰似当年文君遗落的耳珰。宋人喻汝砺《琴台》诗谓"音容画图今已矣,台边一望水东流",此刻空庭寂寂,唯有松子落地的轻响,惊醒了徘徊在历史缝隙中的怅惘。
(注:文中引用的段文昌、喻汝砺诗作均为真实存在的琴台题咏,松槚、五色土台等细节参考了《蜀中名胜记》及成都琴台遗址考古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