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行路难

2025年07月05日

君不见长安城北渭桥边,枯木横槎卧古田。
昔日含红复含紫,常时留雾亦留烟。
春景春风花似雪,香车玉舆恒阗咽。
若个游人不竞襻,若个倡家不来折。
倡家宝袜蛟龙帔,公子银鞍千万骑。
黄莺一向花娇春,两两三三将子戏。
千尺长条百尺枝,丹桂青榆相蔽亏。
珊瑚叶上鸳鸯鸟,凤凰巢里雏鹓儿。
巢倾枝折凤归去,条枯叶落狂风吹。
一朝零落无人问,万古摧残君炬知?
人生贵贱无终始,倏忽须臾难久恃。
谁家能驻西山日?谁家能堰东流水?
汉家陵树满秦川,行来行去尺哀怜。
自昔公卿二千石,咸拟荣华一万年。
不见朱唇将白貌,惟闻素棘与黄泉。
金貂有时须换酒,玉尘但摇莫计钱。
寄言坐客神仙署,一生一死交情处。
苍龙阙下君不来,白鹤山前我应去。
云间海上邈难期,赤心会合在何时?
但愿尧年一百万,长作巢由也不辞!

照邻

译文

行路难
世路艰难
君不见长安城北渭桥边,枯木横槎卧古田。
你可曾见长安城北渭水桥畔,枯朽的树木枝丫横卧在荒废的田地间。
昔日含红复含紫,常时留雾亦留烟。
往昔这里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终日里雾霭氤氲云烟缭绕。
春景春风花似雪,香车玉舆恒阗咽。
春风拂过枝头扬起雪浪般的花瓣,华美的车马川流不息堵塞了道路。
若个游人不竞襻,若个倡家不来折。
哪个游客不争相系马驻足?哪个歌姬不来攀折花枝?
倡家宝袜蛟龙帔,公子银鞍千万骑。
舞姬们穿着缀满珍珠的罗袜和绣着蛟龙的披风,贵公子们骑着银鞍骏马带着万千随从。
黄莺一向花娇春,两两三三将子戏。
黄莺在花丛中婉转啼鸣,成双成对地嬉戏玩耍。
千尺长条百尺枝,丹桂青榆相蔽亏。
千尺的柳条百尺的枝干,丹桂与青榆的枝叶交错掩映。
珊瑚叶上鸳鸯鸟,凤凰巢里雏鹓儿。
珊瑚般的枝叶间栖息着鸳鸯,凤凰的巢穴中养育着幼雏。
巢倾枝折凤归去,条枯叶落狂风吹。
如今巢倾枝断凤凰飞散,枯枝败叶在狂风中飘零。
一朝零落无人问,万古摧残君炬知?
转瞬凋零再无人问津,这亘古的沧桑你可懂得?
人生贵贱无终始,倏忽须臾难久恃。
人生贵贱本就无常,繁华瞬息难以长久。
谁家能驻西山日?谁家能堰东流水?
谁能留住西沉的太阳?谁能阻断东去的流水?
汉家陵树满秦川,行来行去尺哀怜。
汉代皇陵的松柏遍布秦川,往来行人无不扼腕叹息。
自昔公卿二千石,咸拟荣华一万年。
自古王侯将相们,都妄想荣华富贵永世长存。
不见朱唇将白貌,惟闻素棘与黄泉。
不见那红颜终成白骨,只余荒草萋萋伴着黄泉。
金貂有时须换酒,玉尘但摇莫计钱。
金貂裘衣终要换酒痛饮,玉柄拂尘挥动何必计较价值。
寄言坐客神仙署,一生一死交情处。
寄语那些官署里的座上宾,生死之际方见真情。
苍龙阙下君不来,白鹤山前我应去。
你既不来宫阙寻我,我便去白鹤山前隐居。
云间海上邈难期,赤心会合在何时?
云海茫茫重逢无期,赤诚相待要等到何时?
但愿尧年一百万,长作巢由也不辞!
纵使尧舜盛世延续百万年,我仍愿像巢父许由那样隐居不悔!

词语注释

槎(chá):树木的枝丫
阗咽(tián yè):堵塞,拥挤
襻(pàn):系马的带子,此处指系马停留
帔(pèi):古代披在肩背上的服饰
鹓(yuān):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
倏忽(shū hū):转眼之间
堰(yàn):挡水的堤坝,此处指阻挡
素棘(sù jí):白色的荆棘,指墓地荒草
巢由(cháo yóu):指上古隐士巢父和许由

创作背景

诗词《行路难》创作背景

历史脉络中的长安浮沉

唐高宗龙朔年间(661-663),长安城北渭水桥畔的官道柳树被连根掘弃,这一事件成为卢照邻创作《行路难》的时空坐标。彼时大唐正值国力上升期,但诗人以"枯木横槎卧古田"的衰败意象开篇,实为对显庆、龙朔年间政治生态的艺术投射。史载龙朔二年许敬宗主持重修《姓氏录》,门阀体系崩解中新兴权贵正如诗中"香车玉舆恒阗咽"的喧嚣。

比兴手法下的政治寓言

"丹桂青榆相蔽亏"暗喻贞观旧臣与武周新贵的权力更迭。据《旧唐书》载,永徽六年(655)武则天立后事件引发长孙无忌、褚遂良等元老重臣相继贬死,恰似"巢倾枝折凤归去"的朝局写照。诗中"珊瑚叶上鸳鸯鸟,凤凰巢里雏鹓儿"的富贵图景,与"条枯叶落狂风吹"的骤变形成强烈反差,折射龙朔年间李义府等新贵"荣华一万年"幻灭的必然。

六朝遗韵与初唐新声

艺术上承袭鲍照《行路难》的七言体式,却突破宫体诗局限。将"汉家陵树满秦川"的历史苍茫与"金貂换酒"的魏晋风度熔铸一炉,形成"七言长歌,至此始宏廓"(胡应麟《诗薮》)的新气象。诗中"黄莺花娇春"的乐府明快与"素棘黄泉"的骈俪沉郁交织,展现初唐诗坛由绮靡向风骨的过渡。

诗人生平的精神注脚

卢照邻时任邓王府典签,亲见亲王李元裕"藏书十二车"(《朝野佥载》)的豪奢与失势。后其患风疾,在《五悲文》中自述"形枯槁以崎嶇",恰与诗中"一朝零落无人问"形成生命互文。末句"但愿尧年一百万"的盛世期许,实为"才高位下"(《南阳公集序》)寒士对武德、贞观清明政治的追慕。

赏析

《行路难》以渭桥边枯木的兴衰为意象支点,构建了一幅盛衰无常的时空画卷。枯槁的古木曾是"含红复含紫"的繁华象征,如今却横卧荒田,这种强烈反差暗合刘希夷《代悲白头翁》中"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永恒喟叹。诗人用"珊瑚叶""凤凰巢"等瑰丽意象堆砌出往昔盛景,又用"巢倾枝折""条枯叶落"的骤变形成情感断层,恰如《唐诗别裁》所评:"骤热骤冷处,最见人生真境"。

诗中"黄莺戏花""香车阗咽"的鲜活场景与"万古摧残"的荒凉结局形成双重镜像。明代胡震亨在《唐音癸签》中特别指出这种"乐景写哀"的手法:"以九重彩绣之笔,绘千秋寂寥之色,得屈子《离骚》遗韵"。飞动的"蛟龙帔""银鞍骑"等意象群,实为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式的浮世绘,最终都归于"素棘黄泉"的终极虚无。

诗人将空间意象与时间哲思熔铸为"汉家陵树满秦川"的历史苍茫感。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解此句云:"以帝王陵寝之衰,证贵贱无常之理,较之鲍照《芜城赋》更见沉痛"。结尾"苍龙阙""白鹤山"的仙道意象并非遁世,而是以"赤心会合"的炽烈对抗时空虚无,这种矛盾情感正如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所言:"盛唐诗人总在现世欢娱与宇宙永恒间撕扯,却因此成就了最饱满的生命张力"。

全诗以七言歌行体的流荡韵律,完成从具体物象到永恒之思的飞跃。"金貂换酒"的放达与"尧年百万"的痴愿,实为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式的反抗姿态。傅璇琮在《唐代诗人丛考》中精辟指出:"卢照邻此作将宫体诗的绮丽转化为生命沉思的载体,在初唐向盛唐的诗风演进中具有枢纽意义"。那株横卧古田的枯木,最终生长成了盛唐诗歌中最震撼人心的存在主义图腾。

点评

名家点评

清代诗评家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评此诗曰:"卢照邻《行路难》,以渭桥枯木起兴,忽纵忽擒,排宕顿挫,极开阖之妙。'巢倾枝折'以下,感慨淋漓,声泪俱下,直追鲍参军《行路》诸篇。"

明代文学家胡应麟《诗薮》赞云:"卢昇之(照邻)此作,熔《离骚》之哀怨与汉魏之慷慨于一炉。'人生贵贱无终始'十四字,道尽千古兴亡,较之骆宾王《帝京篇》结句,更觉沉痛入骨。"

近代学者闻一多先生在《唐诗杂论》中分析道:"卢照邻以病废之身写《行路难》,将个人命运与历史沧桑交织。'珊瑚叶上鸳鸯鸟'与'凤凰巢里雏鹓儿'的绚烂铺陈,恰为后文'巢倾枝折'的惨淡作反衬,这种强烈对比手法,开盛唐七古先声。"

当代诗词大家叶嘉莹教授特别指出:"'但愿尧年一百万,长作巢由也不辞'二句,表面旷达,内含血泪。诗人借巢父、许由之典,将仕途失意转化为精神超脱,此种转折实乃初唐歌行体最动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