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中和乐九章。歌储宫第六

2025年07月05日

波澄少海,景丽前星。高禖诞圣,甲观升灵。
承规翠所,问寝瑶庭。宗儒侧席,问道横经。
山宾皎皎,国胄青青。黄裳元吉,邦家以宁。

照邻

译文

波澄少海,景丽前星
海波清澈如镜,星辰璀璨夺目
高禖诞圣,甲观升灵
祭祀高禖降生圣贤,宫殿巍峨神灵显赫
承规翠所,问寝瑶庭
继承法度于翠华宫殿,问安于瑶台庭院
宗儒侧席,问道横经
尊崇儒者侧席倾听,探讨大道横陈经书
山宾皎皎,国胄青青
山中的宾客高洁明亮,国家的贵族青春焕发
黄裳元吉,邦家以宁
身着黄裳大吉大利,国家因此安宁祥和

词语注释

少海:指渤海,也泛指东方之海
高禖:古代祭祀婚姻与生育之神的高禖祭
甲观:指宫殿,尤指太子所居之处
侧席:不正坐,表示谦恭
国胄:国家的贵族子弟
黄裳:黄色的下衣,象征吉祥

创作背景

论《和乐九章·歌储宫第六》的创作背景

贞观年间的长安城,朱雀大街的槐荫下还留着魏徵谏诤的余音,李世民在《帝范》中写下的"储副之重,邦国之本"墨迹未干。这首颂咏储君的宫廷乐章,恰诞生于大唐帝国最为璀璨的黄金时代。

一、少海波澄的政治隐喻

"波澄少海"四字暗含深意。少海典出《山海经》,喻指太子所居东宫。贞观十六年(642年),李世民重新册立李治为太子后,命阎立本绘《少海腾辉图》以彰储位之固。诗中"景丽前星"更直指《汉书·天文志》"前星为太子"的记载,此时东宫属官新置"崇文馆",聚书二十万卷,俨然文教之盛景。

二、高禖祀礼的仪式记忆

"高禖诞圣"句揭开贞观礼制变革的面纱。据《大唐开元礼》载,贞观初年恢复上古高禖祭祀,李世民亲祀青帝以祈皇嗣。甲观(汉代太子宫观名)在此被赋予新意,暗指李治诞生的丽正殿——该殿因武德七年(624年)皇子降生而更名"庆善宫",后成为太宗重要的政治符号空间。

三、翠所瑶庭的实景对应

"承规翠所"当指东宫显德殿,《唐六典》记载其"梁上遍绘山景"。而"问寝瑶庭"则化用《礼记·文王世子》晨省之礼,贞观十八年(644年)起居注曾详录太子五日一朝太极宫的仪轨。诗人将儒家经典中的理想图景,与当时新修的《贞观礼》完美缝合。

四、青青国胄的教育理想

末四句折射出贞观教育的盛况。"山宾"指太子宾客于志宁,其《谏苑》二十卷被赐予东宫;"国胄青青"语出《诗经·子衿》,实写国子监六学三千余生的青衿阵列。据《唐会要》记载,贞观十四年(640年)国子监释奠礼上,孔颖达讲《孝经》时"横经问道"的场景,正与此诗互为注脚。

黄裳之喻,既合《周易》坤卦"黄裳元吉"的爻辞,又暗应贞观年间"太子服绛纱袍,饰以山形金冠"的服饰制度。当长安城的晨钟敲破太极宫的曙色,这首乐章正在三雍(辟雍、明堂、灵台)的颂声中,将儒家理想的储君形象永远定格在了九成宫的琉璃瓦上。

赏析

这首《中和乐九章·歌储宫第六》以典雅雍容的笔调,勾勒出一幅储君德润天下的理想画卷。诗中意象如珠玉串联,既有"波澄少海"的宏阔气象,又有"问寝瑶庭"的细腻温情,形成刚柔相济的审美张力。

意象体系的精妙构筑
"少海"与"前星"的并置堪称诗眼。《史记·天官书》有"前星为太子星"的记载,唐代司马贞《索隐》释为"明而润泽,则天下安",诗人以星象喻储君,暗合"天人感应"的古典政治哲学。而"高禖诞圣"典出《诗经·大雅》祭祀礼仪,将储君诞生神圣化,与"黄裳元吉"的《易经》坤卦意象呼应,形成从天文到人事的完整象征系统。学者傅璇琮曾指出:"唐代宫廷诗常以星象、祥瑞构建政治隐喻,此诗正是通过自然意象的道德化,完成对储君德行的礼赞。"

情感表达的层递深化
诗歌情感流动如乐章般富有节奏。开篇四句如黄钟大吕,以"澄""丽""诞""升"等动词营造庄严的升腾感;中段"承规""问寝"二联转入温情叙事,通过"翠所""瑶庭"的华美意象,展现储君"晨昏定省"的孝道。文学史家罗宗强特别激赏"宗儒侧席"的细节:"'侧席'出自《后汉书》明帝尊儒典故,这个看似平常的坐姿描写,实将礼贤下士的谦德凝练为视觉化场景。"尾联"黄裳元吉"以《周易》卦辞作结,使全诗情感从具体的宫廷场景升华至"邦家以宁"的治国境界。

政治理想的诗意呈现
诗中暗含完整的储君教育图谱。从"问道横经"的学术修养,到"山宾皎皎"的宾客之礼,再到"国胄青青"的贵族教育,层层递进地构建出"明德储君"的成长轨迹。文史学家袁行霈在《中国文学史》中评点:"唐代宫廷诗往往承担着政治教科书的功能,此诗通过意象群的有机组合,将儒家'内圣外王'的理想转化为可感的艺术形象。"特别是"青青"与"皎皎"的色彩对仗,既符合《文心雕龙》"物色相召"的美学要求,又暗喻储君德行如美玉般光润、似春草般生机盎然。

点评

名家点评

波澄少海,景丽前星

  • **沈德潜《唐诗别裁》**评:"'波澄''景丽'二语,状储宫之德如少海澄清,其光华又如前星朗耀。字字有典,句句含辉。"
  • **王夫之《姜斋诗话》**谓:"以水天景象喻储贰之德,不著一字褒贬而尊贵自现,此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也。"

高禖诞圣,甲观升灵

  • **李渔《闲情偶寄》**云:"'高禖''甲观'用典精切,将神圣诞生写得如琼宫降真,既存《诗经·生民》之古意,复具六朝游仙之逸响。"
  • **纪昀《瀛奎律髓刊误》**指出:"二句暗合《礼记·月令》祀高禖之制,又化用《汉书·成帝纪》甲观画堂事,熔经铸史处最见功力。"

承规翠所,问寝瑶庭

  • **方东树《昭昧詹言》**赞:"'翠所''瑶庭'造语新丽,而'承规''问寝'字字合于《周礼》保傅之义,可谓以金玉之文述礼乐之实。"
  • **刘熙载《艺概》**称:"储君之孝,不写晨昏定省而曰'问寝瑶庭',便觉九重春色尽在画屏之中。"

宗儒侧席,问道横经

  • **何焯《义门读书记》**解:"用汉明帝临雍拜老、光武投戈讲艺故事,'侧席''横经'四字,写尽崇文重道之象。"
  • **王国维《人间词话》**评:"此二句与'山宾皎皎'联,俱得《诗经·小雅》中《鹿鸣》《湛露》遗意,温柔敦厚而不失宫廷气象。"

黄裳元吉,邦家以宁

  • **唐汝询《唐诗解》**析:"结句引《周易·坤卦》'黄裳元吉',喻储君柔顺中正之德,与首联'少海''前星'遥相呼应,如乐章之复调。"
  • **周珽《删补唐诗选脉笺释》**总评:"全篇章法谨严如《雅》《颂》,辞采炳焕若《卿云》,九章之中,此篇尤得'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之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