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时节,长安城柳絮纷飞,牡丹正艳。卢藏用立于灞桥之上,望着二兄渐行渐远的背影,手中诗笺被春风微微掀起。这是唐中宗景龙三年(709年),蜀道上的铃铎声正随着茶马商队叮当作响。
昔年司马相如题柱入蜀的传说仍在剑门关流传,而此刻卢氏兄弟面临的,却是武周王朝落幕后的政治余波。据《旧唐书》载,当时"诸王多外迁",卢家二兄此番入蜀,或许正与中宗朝清洗武氏残余势力有关。长安城的花柳依旧承平,但政治风云已暗换了人间。
诗人用"关山"与"帝王城"的意象对举,暗合了《三辅黄图》中"秦川八百里"的地理格局。那沉默的相顾中,藏着初唐士人特有的克制——他们见过太多玄武门前的血色,懂得别离时最深的情绪往往凝结在喉间。正如后来杜甫在《梦李白》中所写"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盛唐前的文人,早已在花柳繁华中窥见了命运的无常。
当马蹄声消失在子午道的烟岚里,这首诗便成了盛唐前夜最动人的注脚:没有长亭饯别的酒盏,只有帝王城的一地落花,见证着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共同的命运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