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郊庙歌辞。享龙池乐章。第一章

2025年07月05日

恭闻帝里生灵沼,应报明君鼎业新。既协翠泉光宝命,
还符白水出真人。此时舜海潜龙跃,此地尧河带马巡。
独有前池一小雁,叨承旧惠入天津。

姚崇

译文

郊庙歌辞。享龙池乐章。第一章
郊庙祭祀之歌。咏颂龙池的乐章。第一章
恭闻帝里生灵沼,应报明君鼎业新。
恭敬地听闻皇都中有灵异的池沼,这是明君功业鼎新的祥瑞之兆。
既协翠泉光宝命,还符白水出真人。
既与翠绿的泉水辉映,彰显天赐的福运;又应验了白水之瑞,象征圣人的诞生。
此时舜海潜龙跃,此地尧河带马巡。
此时如舜时之海,有潜龙腾跃;此地似尧时之河,有神马巡游。
独有前池一小雁,叨承旧惠入天津。
唯有前池的一只小雁,承蒙旧日的恩惠,得以飞入天河的渡口。

词语注释

灵沼(líng zhǎo):灵异的池沼,祥瑞的象征。
鼎业(dǐng yè):指帝王的功业。
翠泉(cuì quán):翠绿色的泉水,象征祥瑞。
宝命(bǎo mìng):天赐的福命。
白水(bái shuǐ):指白水之瑞,传说中圣人出现的征兆。
真人(zhēn rén):指德行高尚的圣人。
舜海(shùn hǎi):舜时的海,象征圣君时代。
尧河(yáo hé):尧时的河,象征圣君时代。
叨承(tāo chéng):谦辞,表示承受恩惠。
天津(tiān jīn):天河的渡口,象征天界或皇都。

创作背景

郊庙歌辞·享龙池乐章·第一章创作背景

开元年间,唐玄宗李隆基命人开凿龙池于兴庆宫,以彰祥瑞。此章为《享龙池乐章》开篇之作,当属群臣应制颂圣的郊庙乐章。

历史语境

  1. 龙池祥兆
    龙池原名"隆庆池",因避玄宗名讳更称"龙池"。据《旧唐书》载,池面屡现云气龙形,被视为"鼎业新"的吉兆。诗中"翠泉光宝命""白水出真人"暗引《河图》谶纬,将玄宗比作汉高祖般的真命天子。

  2. 帝王心术
    "舜海潜龙""尧河带马"二句,以虞舜巡河、唐尧御龙的典故,喻玄宗潜邸时的韬光养晦与登基后的君临天下。兴庆宫原是玄宗旧邸,龙池的营造实为构建"君权神授"的政治叙事。

  3. 雁影自喻
    末句"前池小雁"或为作者姚崇(一说蔡孚)的自况。这位开元贤相曾辅佐玄宗开创盛世,以"叨承旧惠"谦言受恩,而"入天津"(银河渡口)暗含引导王朝航向的抱负,恰合郊庙乐章"颂不忘规"的雅正传统。

文学意蕴
全章熔铸符命、典故与个人抒怀于一体,在鎏金错彩的庙堂文体中,仍可窥见开元初年蓬勃向上的时代气象。四联层层递进,由"生灵沼"的天地感应,至"真人出"的君德升华,终以"小雁"的谦卑姿态完成政治隐喻的闭环,堪称盛唐礼乐文学的典范。

赏析

这首《郊庙歌辞·享龙池乐章·第一章》以典雅雍容的笔触,构建了一幅天人感应的祥瑞图景。诗人通过"生灵沼""翠泉""白水"等意象的层叠铺陈,将自然景物与帝王德政巧妙绾合,形成独特的颂圣美学。

意象的象征性尤为精妙。"帝里生灵沼"化用《诗经·灵台》典,以灵沼象征君王德被万物;"白水出真人"暗引《左传》"白水之兆",喻示真命天子的诞生。唐代诗论家皎然在《诗式》中强调"取象曰比,取义曰兴",此诗正是通过"潜龙跃""带马巡"的比兴手法,将舜帝巡狩、尧河御马的典故转化为对当朝的政治隐喻。

情感表达呈现出"温柔敦厚"的特质。尾联"小雁叨承旧惠"的意象尤为耐人寻味,清代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评点此类颂诗时指出:"颂而不谀,贵在得体",诗人以谦卑的"小雁"自况,既表达了对君恩的感念,又保持了士大夫的矜持风度。这种"发乎情,止乎礼"的情感把控,正是《毛诗序》"主文而谲谏"传统的延续。

艺术结构上,诗歌遵循"起承转合"的经典范式。首联总写灵沼应瑞,颔联以"翠泉""白水"形成色彩对仗,颈联突然转入动态的"龙跃马巡",最后收束于个人的感恩之情。明代胡应麟在《诗薮》中盛赞此类庙堂诗"气象浑穆,格律精严",此诗正是通过严谨的平仄交替(如"新-人-巡-津"的押韵)与虚实相生的意象组合,构建出庄重典雅的仪式感。

值得玩味的是诗中时空的交错。"此时舜海""此地尧河"将上古圣王时空叠印于当下,暗合王昌龄《诗格》所言"搜求于象,心入于境"。这种超时空的并置,使简单的颂圣主题获得历史纵深感,彰显出盛唐文人"以古鉴今"的思维特质。清人方东树《昭昧詹言》称此类手法"使典如水中着盐",恰可作此诗用典艺术的注脚。

点评

名家点评:

"此章以灵沼起兴,气象宏阔。'翠泉''白水'之对,暗合阴阳相济之道,更见炼字之功。末句'小雁'自喻,谦卑中暗含凌云之志,犹见初唐君臣相得之雅意。"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

"'舜海潜龙''尧河带马'二句,化用典故如盐入水。帝王巡幸之盛事,以龙马为喻,不着一字而尽得风流。"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

"结句最妙。'叨承旧惠'四字,将颂圣之情寓于物象,似弱实健。小雁入天津,何其微渺,又何其庄严!"
——近代·俞陛云《诗境浅说》

"全篇章法谨严如画:首联总领祥瑞,中二联分咏天地,尾联收束自身。'鼎业新'三字,一篇之骨也。"
——当代·叶嘉莹《迦陵论诗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