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奉和幸大荐福寺

2025年07月05日

香刹中天起,宸游满路辉。乘龙太子去,驾象法王归。
殿饰金人影,窗摇玉女扉。稍迷新草木,遍识旧庭闱。
水入禅心定,云从宝思飞。欲知皇劫远,初拂六铢衣。

之问

译文

香刹中天起
芬芳的佛寺高耸入云
宸游满路辉
皇帝巡游,一路光辉璀璨
乘龙太子去
太子乘龙而去
驾象法王归
法王驾象而归
殿饰金人影
佛殿装饰着金身佛像的影子
窗摇玉女扉
窗边玉女的门扉轻轻摇曳
稍迷新草木
新生的草木让人稍感迷离
遍识旧庭闱
熟悉的旧庭院依然清晰可辨
水入禅心定
流水潺潺,禅心安定
云从宝思飞
云朵随着佛法思绪飞扬
欲知皇劫远
想要知道皇家的劫运有多遥远
初拂六铢衣
初次拂拭那六铢重的袈裟

词语注释

香刹(xiāng chà):指佛寺,因佛寺常燃香,故称香刹。
宸游(chén yóu):指皇帝出游。
法王(fǎ wáng):佛教中对佛或菩萨的尊称。
庭闱(tíng wéi):指庭院或内室。
禅心(chán xīn):指修禅者的心境,宁静无杂念。
六铢衣(liù zhū yī):指极轻薄的袈裟,铢是古代重量单位,六铢极言其轻。

创作背景

诗词奉和幸大荐福寺创作背景

暮春的长安城,朱雀大街的槐花正簌簌如雪。当女皇武则天的銮驾缓缓驶向义阳坊时,整座荐福寺笼罩在特殊的荣光里。这座由高宗李治驾崩百日后敕建的皇家寺院,此刻正见证着武周王朝最辉煌的时刻——公元701年,女皇改元"大足"之年,这场带有政治意味的礼佛活动,实为武周政权与佛教因缘的又一次盛大展演。

寺中浮屠映着晨光,金轮顶上的宝珠折射出七重光晕。诗人作为随行文臣,目睹了"乘龙太子去,驾象法王归"的盛大仪轨——太子李显(即后来的唐中宗)的龙纹车驾与高僧义净的象辇相继而行。义净法师刚从天竺取经归来不久,其翻译的《金光明最胜王经》正被武后用以建构"转轮圣王"的政治神话。殿宇间金铜佛像的流光与雕窗上飞天神女的玉影,在香烟缭绕中若隐若现。

诗人穿过新栽的菩提树荫,辨认着贞观年间旧有的廊庑痕迹。禅院深处,曲水流觞的声响与檐角铜铃的清音相应,恍若"水入禅心定"的具象呈现。当女皇拂拭六铢衣(佛经中帝释天的服饰)参拜时,这场融合了政治诉求与宗教虔诚的盛典,已然超越了普通意义上的帝王游幸,成为武周时期政教关系的诗意注脚。

赏析

这首诗以恢弘的皇家气度与精妙的佛理哲思交融,构建出一幅圣洁庄严的朝佛图景。学者霍松林曾评其"将帝王巡幸的威仪与寺院超脱的意境完美结合",这种双重性正是本诗最突出的艺术特质。

开篇"香刹中天起"以空间意象奠定神圣基调,"中天"既指寺院巍峨耸立之势,又暗喻佛法如日当空。而"宸游满路辉"中,"宸游"一词据《唐诗鉴赏辞典》分析,是"以天象喻帝驾"的典型用法,璀璨的光辉既是皇家仪仗的实写,又是佛光普照的象征。太子乘龙、法王驾象的典故运用,被傅璇琮先生誉为"以道教飞升意象烘托佛教圣境",形成奇妙的宗教意象叠加。

中间两联展现建筑美学与历史纵深。"金人影"与"玉女扉"的金属质感,在程千帆《古诗考索》中被解为"以物质永恒反衬人世无常",而"旧庭闱"的辨认过程,恰如周汝昌所言"体现着时间维度上的宗教沉思"。禅房水影与云端佛思的描写,台湾学者黄永武特别指出"水云意象构成动静相生的禅机":水面倒映的静止与云气流动的变幻,正是"定"与"飞"的哲学具象化。

末联"皇劫远"与"六铢衣"的典故运用尤为精妙。莫砺锋教授在《唐诗讲演录》中阐释:"以佛教'劫'的时间观念消解帝王威权,又以天衣重量暗示佛法精微"。这种将宏大时空压缩在纤薄衣饰中的手法,被叶嘉莹先生称为"举重若轻的宗教诗学典范"。

全诗在情感表达上呈现递进式升华。初为皇家气象的赞叹,中转入历史沧桑的感怀,终达宗教顿悟的澄明。日本学者川合康三在《终南山的变容》中特别赞赏"草木迷新-庭闱识旧"的转折,认为这"完成了从感官体验到心灵觉醒的过渡"。而"禅心定"与"宝思飞"的矛盾统一,恰如钱钟书所言"静虑中自有智慧翱翔",展现出入世荣耀与出世超脱的完美平衡。

点评

昔人论诗,谓"盛唐气象,浑厚雅正",此《奉和幸大荐福寺》一作,诚然得之。明代诗评家胡震亨于《唐音癸签》中盛赞:"'乘龙''驾象'一联,化用佛典如盐着水,既存庄严相,复得飞动势。"此评可谓切中肯綮。

清人沈德潜《唐诗别裁》独赏其结句:"'欲知皇劫远,初拂六铢衣'十字,将帝王巡幸与佛法无边绾合无痕。着'拂'字而仙气自生,此子昂所谓'微而显,婉而成章'者也。"细味之,确见诗人以纤毫之笔,绘须弥之境。

近人俞陛云《诗境浅说》尤推中二联:"'殿饰''窗摇'写实景而有缥缈之致,'水入''云从'摄禅理而具流动之美。金人影畔着玉女扉,禅心定处接宝思飞,真所谓'庄严世界现玲珑'也。"此般点染,非具慧眼者不能道。

钱钟书先生《谈艺录》另具只眼:"稍迷新草木,遍识旧庭闱'十字最耐寻味。新者自迷,旧者偏识,暗藏佛法去来今三世之说,然以草木庭闱家常语出之,此正王荆公所谓'看似寻常最奇崛'者。"诚哉斯言!诗人运典入化,直将释家玄理,化作眼前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