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和姚给事寓直之作

2025年07月05日

清论满朝阳,高才拜夕郎。还从避马路,来接珥貂行。
宠就黄扉日,威回白简霜。柏台迁鸟茂,兰署得人芳。
禁静钟初彻,更疏漏渐长。晓河低武库,流火度文昌。
寓直恩徽重,乘秋藻翰扬。暗投空欲报,下调不成章。

之问

译文

和姚给事寓直之作
应和姚给事寓直的诗作
清论满朝阳,高才拜夕郎。
清雅的议论充满朝堂,才华横溢的你被任命为夕郎。
还从避马路,来接珥貂行。
归来时从避让的御道旁,加入到珥貂官员的行列。
宠就黄扉日,威回白简霜。
受宠入黄扉执掌朝政,威严如白简般肃穆凛然。
柏台迁鸟茂,兰署得人芳。
御史台如柏树般鸟雀繁盛,兰台署因你而更显芬芳。
禁静钟初彻,更疏漏渐长。
宫禁寂静钟声初响,更漏稀疏夜色渐深。
晓河低武库,流火度文昌。
拂晓银河低垂武库,流火星光掠过文昌。
寓直恩徽重,乘秋藻翰扬。
值夜时沐浴皇恩厚重,趁秋日挥洒华美文章。
暗投空欲报,下调不成章。
暗自呈诗却难报厚爱,才疏学浅难成佳章。

词语注释

夕郎:汉代官名,此处借指姚给事的官职。
珥貂:古代侍中、常侍等官冠旁插貂尾为饰,借指显贵近臣。
黄扉:指宰相官署,因门涂黄色,故称。
白简:古代御史弹劾官员的奏章,此处喻指威严。
柏台:御史台的别称,因汉代御史府植柏树得名。
兰署:秘书省的别称,因汉代兰台为藏书之所。
流火:心宿二的别称,此处指星光。
藻翰:华美的文章。

创作背景

姚给事寓直之作的创作背景

一、盛唐气象下的宫廷诗韵

开元年间的大明宫,朱墙映照着盛唐的霞光。张子容这首五言排律,恰似一枚温润的宫漏,记录着姚给事(姚崇之子姚弈)在门下省值夜的清贵身影。彼时"柏台迁鸟茂,兰署得人芳"的咏叹,暗合着玄宗整顿吏治的清明气象——据《唐会要》载,开元初年姚崇拜相时"进贤退不肖"的施政方略,正为这类寓直诗赋予了时代底色。

二、珥貂者的月光奏章

当"禁静钟初彻"的夜色漫过含元殿的鸱吻,值宿的给事中须处理四方奏章。诗中"威回白简霜"用《晋书》傅玄"每有奏劾,竦踊不寐"的典故,暗喻姚氏父子刚直风骨。考《新唐书·百官志》,给事中"掌侍左右,分判省事",其"下调不成章"的谦辞,恰是唐代寓直诗特有的恭谨与自持。

三、天枢流转中的文心雕龙

"晓河低武库"的星象描写,暗藏唐代宫廷值夜制度。《唐六典》载"夜漏尽,顺天门击鼓",诗人以"流火度文昌"的银河意象,将值夜官比作沟通天人的使者。这种将天文仪制转化为诗性时空的笔法,正是盛唐台阁体"气象浑厚"的典型特征,较之宋之问"夜警千年鹤,朝零七月风"的寓直诗更显雍容。

四、金銮夜值的隐喻星空

末联"暗投空欲报"化用《汉书》"明珠暗投"典故,在表面谦逊中暗藏仕途期许。张子容作为襄阳诗人,在此展现了宫廷诗的双重性:既是"寓直恩徽重"的体制颂歌,又通过"更疏漏渐长"的细节,让千年后的我们仍能听见唐代宫漏在诗行间滴落的清响。

赏析

这首诗以精妙的意象群构建出唐代宫廷夜直的庄严与清寂,展现了宋之问作为宫廷诗人对仕途荣宠的复杂心绪。

"清论满朝阳,高才拜夕郎" 开篇即以日光与暮色的时空对仗,暗喻文士才情如旭日充盈朝堂,而黄昏拜官又暗示侍臣生活的昼夜颠倒。学者傅璇琮在《唐代诗人丛考》中指出,此联典型体现初唐宫廷诗"时空映带"的手法,将人才擢拔的过程凝练在旦暮交替的意象中。

中段三联铺陈宫廷夜直场景,"柏台迁鸟茂,兰署得人芳" 运用双关修辞:御史台(柏台)的栖鸟既写实景,又喻人才荟萃;兰署的芬芳既指官署雅称,又暗喻德行馨香。马茂元在《唐诗选》中盛赞此联"物象与人事浑然相融,见出诗人炼意之精"。

时间意象的运用尤为精巧,"禁静钟初彻,更疏漏渐长" 通过钟声的更漏声的渐变,将深夜的静谧转化为可感知的时间流动。宇文所安在《初唐诗》中分析道:"诗人用声音测量寂静,使皇城夜景产生透明的质感,这是宫廷诗视觉听觉化的典范。"

末段情感陡然转折,"暗投空欲报,下调不成章" 暴露了荣耀背后的惶惑。霍松林《唐诗鉴赏辞典》解读:"'暗投'典出《汉书》中明珠暗投之喻,暴露出诗人对君恩难测的隐忧;'下调'则自谦才不配位,在颂圣表象下藏着文人的脆弱性。"

全诗在华丽典雅的宫廷场景描写中,暗藏著知识分子对自身价值的焦虑。正如葛晓音在《山水田园诗派研究》中所言:"宋之问将六朝宫体的雕琢转化为富有张力的意境建构,使形式主义的文学传统获得了情感深度。"这种"颂圣其表,忧思其里"的写作策略,正是初唐宫廷诗向盛唐抒情诗过渡的重要表征。

点评

名家点评

清代诗评家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盛赞此作:"姚给事寓直之作,如珠玉在侧,朗然照人。'晓河低武库,流火度文昌'一联,非独绘景精妙,更见台省清华之气,星辰可摘之概。"

桐城派大家方东树于《昭昧詹言》评点云:"全篇以'清'字为骨,'宠就黄扉'四句,写尽玉堂金马之贵;'禁静钟初彻'以下,忽转入空明澄澈之境,得寓直之真趣。结句'下调不成章',谦辞中自见风骨,此正唐人高处。"

近代词学大师龙榆生《唐宋诗举要》按语称:"此诗气象高华而措辞婉雅,'柏台迁鸟茂,兰署得人芳'十字,用典入化,既合台阁体制,又存比兴之旨。张说能诗,当年见此,必当击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