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背景
开元年间某个清冷的早春,长安城外的山野仍覆着去冬的残雪。这日卯时刚过,侍从便送来玄宗新作的咏雪诗,墨迹犹带龙涎香的温润。玉真观廊下的李太白搁下酒盏,见宣纸上"东风散玉尘"之句,忽觉檐角冰棱折射的晨光分外刺目——圣主笔下这琼瑶世界,与昨夜途经灞桥时所见冻毙的流民,竟像是隔着九重天阙。
他想起三日前曲江宴上,那些争相唱和"瑞雪兆丰年"的朱紫公卿。此刻东风吹落梅枝积雪,恍若碎玉倾洒在砚台边,诗人忽然捉住这转瞬即逝的意象:要用"银树长芳"的绮丽,裹住"六出花"里藏着的《豳风》寒意。当他在"彤云掩曙霞"的富丽辞藻间,悄悄埋入"山家"而非"宫苑"的视角时,窗外恰有内侍捧着金盆接雪,说要给贵妃煎茶。
这看似应制的游戏笔墨背后,藏着盛唐诗人最后的清醒。那些在琼章里和不出的千人心事,终将随着六出雪花,飘满安史之乱后无人收拾的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