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十二年冬,唐玄宗携文武百官自东都洛阳返归长安,途经蒲津关时,大河冰凌初解,铁牛浮桥巍然如卧波长虹。司勋员外郎宋璟奉诏作《蒲津迎驾》,以纪圣主西归之盛况。
是时正值开元盛世,关陇道上的蒲津古渡历经太宗朝铁索连舟之改制,已成"长桥压水平"的天下雄隘。玄宗登临河岸,但见中条山雪色映着黄河碎冰,恰似"洛上黄云"与"关中紫气"在此交汇。随驾文士张说在《蒲津桥赞》中曾记:"铸牛代柱,纤虹驾空",这铁牛缆舟的奇巧工程,恰为"防拒连山险"作了绝妙注脚。
诗人以"霞朝看马色"暗含《周礼》"马政"典故,彼时陇右牧监蓄马四十三万匹,天子仪仗白马朱鬛如朝霞流动;而"月晓听鸡鸣"则化用《诗经·郑风》"女曰鸡鸣"之意,暗颂玄宗"察俗觉时清"的巡省之功。末句"空馀襟带名"遥应汉贾谊《过秦论》"山河百二"之喻,将蒲津天险化为太平盛世的装饰,正是开元鼎盛时期特有的从容气度。
此诗现存《全唐诗》卷六十四,其创作现场在蒲津关城楼。据《元和郡县图志》载,当日黄河冰棱与铁牛霜色交辉,河东节度使率军民万人执火炬迎驾,火光绵延三十里,恰似诗中"霞朝""月晓"的瑰丽意象在现实中的辉煌投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