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背景拾遗
大唐仪凤年间的一个薄暮,苏味道赴任益州长史,骆宾王立于长安七里亭外,望官道烟尘与远山暮霭相接,忽见天际飘下今冬第一场霰雪。诗人解下青裘欲赠故人,却见道旁园亭的杨柳枝条正穿过风雪,以唐人折柳送别的古意挽留行旌。
历史经纬:
- 苏味道此次赴任实因裴行俭西征突厥时,其作为幕僚"未尽韬略之才"(《旧唐书》卷九十四),然骆宾王以"风烟霰雪"之喻巧妙化解迁谪之意,将朝廷风波化作自然气象;
- 诗中"园亭"特指长安东南的灞陵亭,汉代以来即为官道送别要冲,李白"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正指此景;
- "杨柳依依"暗用《诗经·采薇》典,然更取法六朝庾信《枯树赋》中"昔年移柳,依依汉南"的时空苍茫感,契合二人皆曾供职蜀地的共同经历。
笔墨春秋: 骆宾王此际尚在长安主簿任上,其五言诗已显"初唐四杰"特有的气象宏阔。四百年后,陆游入蜀经益州,在《剑南诗稿》中注"唐人送苏尚书处,今瓦砾场西",可见此诗已成巴蜀文脉的重要地理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