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时节,长安城外的竹林在微风中簌簌作响。彼时唐玄宗正携杨贵妃幸临华清宫,这条由青竹夹道的御道,是专门为两宫銮驾所辟。《旧唐书·舆服志》载"凡天子巡幸,羽卫千列",诗中"罗千卫"之盛况,恰与开元二十四年(736年)玄宗改扩仪卫制度的史实相合。那些执戟而立的羽林郎身影,在竹影婆娑间若隐若现,将盛唐的威仪凝成一道翠色屏障。
兰莛句暗藏着一则宫廷秘辛。《杨太真外传》提及贵妃姊妹皆赐第京师,"每构一堂,费逾千万",其阶砌皆以兰膏为饰。天宝九载(750年)上巳节,虢国夫人于曲江畔设幄帐,竟以金兰铺地,引得两宫凤辇为之驻跸。诗人以"降"字微妙点出这看似尊荣实则僭越的场面,彼时沉香亭北的阑干外,已有安禄山进献的胡旋舞正搅动暗流。
当七萃禁军簇拥着镶金错彩的銮驾启程时,太史局早已测算好祥瑞的时辰。《唐会要》卷三十记载,天宝七载(748年)有凤凰集于含元殿鸱尾,遂改殿额为"凤翔"。诗人所见"彩旗临凤阙"的盛景,实则是为迎接岭南进献的玳瑁龟甲而设——那被翠幕环绕的龟津,正是龙首渠畔新凿的放生池。《酉阳杂俎》称当日"龟甲负洛书纹,遂命匠作金检藏之",这千年一现的祥瑞,最终与霓裳羽衣曲一同沉入渔阳鞞鼓的尘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