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的洛阳城,牡丹残红尚未褪尽,洛水泛着细碎的波光。此时正值武周神功元年(697年),四十岁的宋之问在御史任上接到贬谪泷州参军之命,离京前与挚友杜审言在洛水桥头执手话别。这位后来被杜甫称为"吾祖诗冠古"的杜审言,此刻尚是沉沦下僚的县尉,二人同属"文章四友"之列,曾在洛中结伴吟咏多年。
诗人抚过自己鬓角新生的斑白,忽忆起十年前共游上阳宫的景象——那时他们刚中进士,杜审言以《春日京中有怀》惊艳诗坛,自己则以《龙门应制》获武则天亲赐锦袍。如今春色依旧年年如约而至,他们却只能在不同的酒肆里各自淹留。西桥驻马时,夕照将两人的身影拉得修长;南陌回车处,暮色已吞没了洛阳城的轮廓。
这场离别背后,是武周时期严酷的政治清洗。前一年(696年)"綦连耀谋反案"牵连甚广,宋之问的妹夫杨炯亦遭贬谪。诗人预感到,此番南去瘴疠之地,或许再难与旧游共赏洛城风月。那些在修竹园联句、铜驼陌上踏青的往事,都将化作水纹般荡漾的追忆。正如洛水终究要流向远方,初唐宫廷诗人的黄金时代,也在这暮春的离别中悄然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