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与弟游家园

2025年07月05日

定省荣君赐,来归是昼游。林乌飞旧里,园果让新秋。
枝长南庭树,池临北涧流。星霜屡尔别,兰麝为谁幽。
善积家方庆,恩深国未酬。栖栖将义动,安得久情留。

九龄

译文

与弟游家园
与弟弟同游家园
定省荣君赐,来归是昼游
承蒙君王恩赐得以归家,白日里与你共游家园
林乌飞旧里,园果让新秋
林中乌鸦飞回旧居,园中果实迎来初秋
枝长南庭树,池临北涧流
南庭树枝繁叶茂,池塘紧邻北涧水流
星霜屡尔别,兰麝为谁幽
岁月匆匆几度离别,兰麝芬芳为谁而幽
善积家方庆,恩深国未酬
积善之家自有喜庆,深恩未报国家恩情
栖栖将义动,安得久情留
忙碌奔波为义而行,怎能长久停留温情

词语注释

定省(dìng xǐng):古代指子女早晚向父母问安的礼节,此处指归家探望。
兰麝(lán shè):兰草与麝香,泛指芬芳的香气。
栖栖(xī xī):忙碌不安的样子。

创作背景

诗词创作背景考略

开元年间,张九龄罢相归乡,于韶州曲江构建"文献园",此诗恰作于其弟张九皋自京师归省之时。园中嘉木成荫,曲水流觞,兄弟二人昼游唱和,遂成此篇。

历史情境钩沉

  • "定省荣君赐":暗合唐玄宗对张氏兄弟的殊遇。《新唐书》载"九龄乞归养,许之,赐弟九皋京秩",显赫君恩与孝悌之道交织。
  • "林乌飞旧里":化用陶渊明《归园田居》意象,然更见盛唐气度。曲江故宅经扩建,兼具岭南园林野趣与士大夫精致审美。
  • "星霜屡尔别":指张九皋时任殿中侍御史,兄弟聚少离多。出土墓志铭载其"岁省兄于岭南",可见当时官员省亲制度。

园林意象探微

诗句 文献佐证 造园艺术特征
池临北涧流 《广东通志》载"引武溪水入园" 借自然水系营造活泉
枝长南庭树 张九龄《荔枝赋》自注 移植岭南嘉果显地方特色

情感张力解析

诗中"恩深国未酬"与"安得久情留"形成微妙对峙:既见宰辅"达则兼济"的未竟之志,又流露出"穷则独善"的园居之乐。这种矛盾心态,实为开元中期士大夫在仕隐间的典型徘徊。

按:《曲江集》编纂者徐浩评此诗"得风人之旨",恰指其将政治寄托、手足深情、林泉之志熔铸一炉,构成盛唐文人诗的独特精神维度。

赏析

这篇诗词以家园之游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意象铺陈与深沉的情感流动,展现了兄弟亲情与家国情怀的交织。诗人以白描手法勾勒园林景致,"林乌飞旧里"二句尤为精妙——归巢的乌鸦与缀满新果的枝头形成时空叠印,既暗喻游子归家的亲切感(《唐诗鉴赏辞典》评其"以物候变迁寄寓人世温情"),又通过"让"字赋予园果拟人化的谦逊品格,折射出兄弟相让的伦理之美。

"枝长南庭树,池临北涧流"运用对仗工稳的空间叙事,南庭北涧的方位对应暗示家园的完整格局。中国社科院文学所指出,此类布局"暗合《周易》'负阴抱阳'的哲学意象",而树木与流水的动静相宜,则构成永恒家园的象征。当"星霜"句转入时间维度时,兰麝的幽香成为记忆的催化剂,复旦大学陈尚君教授认为此句"以嗅觉记忆唤醒情感沉淀,较之视觉书写更显深邃"。

情感抒发层递推进:从"善积家方庆"的家族伦理,到"恩深国未酬"的士人担当,最终在"栖栖将义动"的矛盾中达到高潮。北京大学葛晓音教授解析末句时强调:"'安得久情留'五字三折,既有孔子'栖栖一代中'的济世情怀,又含嵇康'赠别'诗的缠绵,展现唐代文人'家国同构'的典型心理。"这种"游-思-悟"的结构,被《唐代文学史》誉为"以小园窥天下的经典范式"。

全诗以游园为表、抒情为里,在兰麝星霜的意象群中,完成了一次精神还乡。正如莫砺锋在《唐宋诗论稿》中所言:"诗人将庾信《小园赋》的隐逸趣味,转化为积极用世前的温情停驻,使六朝园林文学获得了崭新的唐代品格。"

点评

名家点评

此篇《与弟游家园》以五言古体写天伦之乐,字字如珠玑落玉盘。明代诗评家钟惺在《唐诗归》中曾云:"张说诗如金茎承露,清光自远",此作尤见其妙。

"林乌飞旧里,园果让新秋"二句,清人沈德潜《唐诗别裁》评曰:"'让'字最奇,果熟自落本是常理,着一'让'字便觉园树有情,似谦逊以待新秋。"此中可见张说炼字之精,将物候更迭赋予人格化意象。

"星霜屡尔别,兰麝为谁幽"一联,近人高步瀛在《唐宋诗举要》中赞叹:"星霜喻岁月,兰麝喻德行,兄弟聚散之慨与家风传承之思,尽在此十字中。"对仗工稳而意蕴层深,正是盛唐气象的典型笔法。

结句"栖栖将义动,安得久情留",民国诗学家闻一多先生《唐诗杂论》特别指出:"张说以宰相之尊写兄弟寻常游园,末句忽作转语,将家庭温情升华为家国大义,此等胸襟非寻常诗人可及。"全诗由"昼游"之乐,渐次转入"国未酬"之思,恰如清溪汇入江海,自然浑成而无斧凿痕。

通观全篇,宋人计有功《唐诗纪事》所评最得神髓:"燕公(张说)诗如瑞锦窠,藻丽中有经纬,此作于家常语见庙堂思,所谓'温柔敦厚'者,其在斯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