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的江陵渡口,烟波浩渺处正泊着一叶孤舟。张九龄一袭青衫立于船头,任湿润的江风拂动腰间鱼袋——这开元盛世最后的贤相,此刻却要远离庙堂,赴任荆州。
天宝三载的长安城仍回荡着霓裳羽衣曲的余韵,而紫宸殿前的谏诤之声早已消散。三年前那场震动朝野的废立太子风波中,这位以"海上生明月"闻名天下的诗人宰相,终究未能以"草木有本心"的赤诚唤醒日渐沉迷声色的帝王。江天交接处掠过的沙鸥,恰似他当年在秘书省校书时放飞的理想。
舷窗边展开的宣城笺还带着岭南贡墨的清香,诗人忽然想起二十年前初入金銮的情景。那时新科进士的意气与此刻贬谪文书的朱印,在粼粼波光中交织成奇特的镜像。"我行多胜寄"的题壁尚在洪州驿馆,而"倏尔会斯文"的慨叹已随江雾升起——这或许正是盛唐文士特有的旷达,将政治失意化作水云间的美学沉思。
当小舟绕过琵琶亭的残影时,夕照正为涔阳浦的芦苇镀上金边。后世读此诗者当知,这看似淡远的江行咏怀里,藏着开元盛世最后一缕清明的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