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和姚令公从幸温汤喜雪

2025年07月05日

万乘飞黄马,千金狐白裘。正逢银霰积,如向玉京游。
瑞色铺驰道,花文拂彩旒。还闻吉甫颂,不共郢歌俦。

九龄

译文

万乘飞黄马
皇帝驾着神骏的飞黄马
千金狐白裘
身着价值千金的狐白裘衣
正逢银霰积
恰逢漫天银雪飘落堆积
如向玉京游
仿佛置身仙境玉京遨游
瑞色铺驰道
祥瑞的雪色铺满御道
花文拂彩旒
雪花纹路轻拂天子冠冕
还闻吉甫颂
又听闻吉甫所作的颂歌
不共郢歌俦
绝非寻常郢曲可以比肩

词语注释

万乘(wàn shèng):指帝王,乘为兵车计量单位
飞黄:传说中的神马名
狐白裘:用狐狸腋下白毛制成的华贵皮衣
银霰(xiàn):白色雪粒,此处喻飞雪
玉京:道教称天帝居住的仙境
彩旒(liú):天子冠冕前后悬垂的玉串
吉甫:周朝贤臣尹吉甫,善作颂诗
郢歌:楚国郢都的通俗歌曲

创作背景

诗词与姚令公从幸温汤喜雪创作背景

开元盛世,唐玄宗携群臣幸临骊山温汤,恰逢瑞雪纷飞。姚崇(姚令公)时任宰相,随驾同行,目睹银装素裹之景,遂作此诗以记盛况。

"万乘飞黄马"开篇即显帝王气象,飞黄乃传说中的神马,暗喻玄宗威仪;"千金狐白裘"既写实又象征,既指御寒华服,又隐喻君臣德行高洁如白裘无瑕。时值"银霰积"的隆冬,骊山温泉却氤氲着暖意,琼枝玉树恍若仙境,故有"玉京游"之遐想。

诗中"瑞色""花文"皆双关:既描摹雪花装点驰道的实景,又暗含祥瑞兆丰年的政治寓意。尾联用典精妙,"吉甫颂"借周朝贤臣尹吉甫美宣王德政之事,将玄宗比作明君;"郢歌"指阳春白雪,姚公自谦此诗不敌古雅,实则彰显盛世文臣的从容气度。

据《开元天宝遗事》载,此次巡幸正值姚崇推行新政之际,瑞雪恰似天公作美,为改革增添祥瑞之兆。全篇在纪游中暗含颂圣,在写景里寄托治世理想,堪称盛唐应制诗中的玲珑佳作。

赏析

诗人以"万乘飞黄马,千金狐白裘"开篇,用典雅的意象构建出皇家仪仗的恢弘气象。飞黄马象征帝王威仪,狐白裘暗喻尊贵身份,二者相映成趣。张燕瑾在《唐诗鉴赏辞典》中指出:"'飞黄'与'狐白'的对仗,既显器物之珍,更见气度之华,为全诗奠定雍容基调"。

"银霰积"与"玉京游"的意象转换尤为精妙。霰雪本为寻常物象,但冠以"银"字便顿生璀璨,而"玉京"这一道教仙境意象的引入,使自然雪景升华为超验的神性体验。程千帆《读诗札记》评此联:"将凡尘雪景点化为琼楼玉宇,可见诗人胸次之澄明"。

中二联对仗工稳而意趣盎然。"瑞色"与"花文"的视觉铺陈,暗合《文心雕龙》"写物图貌,蔚似雕画"的美学追求。驰道上的瑞雪与旌旗上的纹饰相映成趣,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特别赞赏此联:"以实写虚,将无形的祥瑞之气具象为可触可感的锦绣纹样"。

尾联用典深致。"吉甫颂"暗喻盛世雅音,"郢歌"则指代民间俚曲,二者对举形成精妙张力。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解析道:"诗人以庙堂雅乐自况,既显对皇权的礼赞,又含艺术自觉,这种双重性正是盛唐应制诗的精髓"。

全诗在情感表达上呈现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和之美。虽为应制之作,却无谄媚之态,雪景的清新与颂圣的庄重水乳交融。霍松林《唐诗鉴赏集》总结道:"以冰雪之洁喻君臣之谊,用典如盐入水,在富丽堂皇中自见高华气骨"。

点评

雪落盛唐时,姚崇笔下《从幸温汤喜雪》如一幅金碧山水,将帝王仪仗的华贵与自然灵韵浑然相融。近代诗学家程千帆评此诗"以冰绡裁宫体,却得天然神韵",道出其脱胎于应制诗而超乎其上的清妙。

"万乘飞黄马,千金狐白裘"二句,钱仲联在《唐诗鉴赏辞典》中赞叹:"不写雪而雪意自现,骏马裘裳皆染寒色,帝王气象与雪魄冰魂交相辉映"。那飞驰的御马与千金裘衣,在银霰纷飞中化作流动的琼瑶,恰似闻一多所言"盛唐诗人最擅以金玉之质写冰雪之魂"。

颔联"正逢银霰积,如向玉京游",古典文学研究家叶嘉莹谓之"化实景为仙想",指出诗人将温泉行幸的俗世欢愉,升华为道教仙境之游。而"瑞色铺驰道,花文拂彩旒"的壮丽画面,傅璇琮在《唐代诗人丛考》中解析为:"以宫廷锦缎喻雪景,既合应制之体,又暗藏'忽如一夜春风来'的生机"。

结句"还闻吉甫颂,不共郢歌俦",学者葛晓音独具慧眼:"姚公自比周代贤臣尹吉甫,将雪霁之欢引向政治清明的寄寓,使寻常应制之作顿生风骨"。这恰印证了林庚先生对盛唐气象的论断——"即便是颂圣之作,也流动着刚健清新的时代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