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当涂界寄裴宣州

2025年07月05日

故人宣城守,亦在江南偏。如何分虎竹,相与间山川。
章绶胡为者,形骸非自然。含情津渡阔,倚望脰空延。
远近闻佳政,平生仰大贤。推心徒有属,会面良无缘。
目夕遵前渚,江村投暮烟。念行祗意默,怀远岂言宣。
委曲风波事,难为尺素传。

九龄

译文

故人宣城守,亦在江南偏。
老友你身为宣城太守,驻守在江南偏远之地。
如何分虎竹,相与间山川。
为何我们各自执掌符节,却被山川阻隔难以相见。
章绶胡为者,形骸非自然。
官印绶带束缚身心,使人失去自然本性。
含情津渡阔,倚望脰空延。
满怀深情却渡口遥远,徒然伸颈眺望空自期盼。
远近闻佳政,平生仰大贤。
远近都听闻你政绩斐然,我一生敬仰你这般大贤。
推心徒有属,会面良无缘。
虽有心与你推心置腹,却苦于无缘当面畅谈。
目夕遵前渚,江村投暮烟。
黄昏时沿着江中小洲前行,暮色中投宿江畔村落。
念行祗意默,怀远岂言宣。
心中思念只能默默无言,远方怀想又岂能轻易倾诉。
委曲风波事,难为尺素传。
世事曲折如风波变幻,短短书信难以传达周全。

词语注释

虎竹:指虎符和竹使符,古代官员执掌的符节,象征权力。
章绶(zhāng shòu):官印和绶带,代指官职。
脰(dòu):脖颈,此处指伸长脖子眺望。
祗(zhī):同“只”,仅仅。
尺素:古代书信常用一尺左右的绢帛书写,代指书信。

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天宝年间,李白漫游江南,行至当涂(今属安徽马鞍山)时,眺望长江烟波,忽忆挚友裴宣州(即裴周南,时任宣城太守),遂以诗代柬,挥毫写下这首寄赠之作。诗中交织着三重历史语境:

一、地理阻隔中的宦游之思

唐代宣州与当涂虽同属江南西道,然中隔宛溪、青山,恰如诗中所言"相与间山川"。据《元和郡县志》载,两地水路相距二百余里,使"会面良无缘"成为现实困境。李白时任翰林供奉遭谗去职,裴周南亦在牛李党争前夕外放,这种空间距离暗合了士人在政治漩涡中的微妙处境。

二、南朝文脉的当代回响

"含情津渡阔"化用谢朓《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桥》"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意境。宣城自南齐谢朓任太守后,便成为文人心中诗意符号。李白曾七游宣城,在《秋登宣城谢朓北楼》中直言"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此诗"平生仰大贤"既指裴氏,亦暗续六朝风雅传统。

三、尺素难传的盛唐困局

"委曲风波事"暗指天宝六载(747年)李林甫制造"野无遗贤"案,朝廷排斥贤能的政治气候。《旧唐书》载此年"制举人无复得第",李白在《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中亦痛陈"骅骝拳跼不能食"。诗人以"难为尺素传"的隐语,将个人思念升华为对开元盛世渐逝的集体喟叹。

暮烟中的江村、沉默的津渡,最终凝结成盛唐文人特有的抒情范式——在空间阻隔中寄托政治理想,用地理意象承载历史重量。此诗可视为李白在"赐金放还"后,对士人命运的一次美学观照。

赏析

张九龄的《当涂界寄裴宣州》以简淡之笔勾勒出深沉的情谊与宦海浮沉的感慨,展现了盛唐文人特有的含蓄与旷达。

意象的疏淡与情感的绵密
诗中"江南偏""间山川"等地理意象,看似平实,实则以空间阻隔暗喻仕途的分散。胡应麟《诗薮》评其"气象浑成,神韵疏朗",正是对此种举重若轻笔法的肯定。津渡、暮烟等意象群构成黄昏送别的经典场景,"脰空延"(伸长脖颈眺望)的细节描写,与谢朓"天际识归舟"异曲同工,体现着六朝以来江南书写的审美传承。

矛盾中的士人情怀
"章绶胡为者,形骸非自然"二句,揭露出佩印为官与自然本性的冲突。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特别拈出此联,认为"直抒胸臆而不失温厚",折射出开元年间文人既怀抱济世之志,又向往林泉的双重心理。这种矛盾在"推心徒有属,会面良无缘"中得到深化,真挚友情与宦途羁绊形成张力,恰如葛晓音所言"在平缓的叙述中暗涌着时代士人的集体焦虑"。

收束的艺术
末四句以行动描写替代抒情,"遵前渚""投暮烟"的漫步行吟,将无法言说的怀远之情寄托于江村暮色。学者傅璇琮指出,这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结尾方式,正是张九龄"清澹派"诗风的典型体现。而"委曲风波事,难为尺素传"的收笔,既呼应了开头的地理阻隔,又以"风波"双关仕途险恶,完成从空间距离到心理距离的诗意升华。

全诗在简净的语言中蕴含复杂情思,正如《唐诗品汇》所评"如轻缣素练,实济时用",展现着宰相诗人特有的节制与深婉。这种在宦游题材中平衡个人情感与士人风骨的表达,成为盛唐诗歌向深度转型的重要标志。

点评

张九龄此篇寄赠之作,以江烟暮色为纸,以宦游心绪为墨,写尽唐人仕途中的温厚情谊。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评曰:"五言长律至此,如清溪九曲,每一折皆见深情。'含情津渡阔,倚望脰空延'十字,尤得《古诗十九首》遗韵。"

"如何分虎竹,相与间山川"二句,近人高步瀛于《唐宋诗举要》中赞叹:"用《汉书》符节典而出以新意,虎竹分而山川隔,宦游常态写得如许蕴藉。"此中可见九龄熔铸经史而不着痕迹的功力。

末四句"目夕遵前渚...难为尺素传",钱钟书《谈艺录》特别指出:"唐人寄远诗惯以暮色收束,而此篇独出新意。'委曲风波事'五字,将宦海沉浮、友情深浅俱包孕其中,较之单纯写景,更显思致深婉。"

当代学者葛晓音在《山水田园诗派研究》中强调:"张九龄突破六朝赠答诗的程式,将山水行役之感与政治抱负融为一体。'远近闻佳政,平生仰大贤'等句,既存风人之旨,复具台阁气象,开王维、孟浩然先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