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奉和圣制途经华山创作背景
开元十三年冬,唐玄宗东封泰山礼成,携文武百官返驾西京。銮舆行至华阴,遥望西岳峥嵘之势,遂命群臣奉和御制。时张九龄以中书舍人随驾,应制赋得此篇。
华山自古称"奇险天下第一山",玄宗驻跸山麓,见千岩竞秀隐于云汉,顿生"灵居窅密"之叹。昔秦皇汉武皆曾于此祭天,今帝王睿思与先贤玄同,乃有"日月临高掌"之句——既喻华山仙掌峰擎天之势,又暗合封禅告功于天之意。
诗中"攒峰岌岌""翊辇雄雄"之对仗,实写禁军仪仗与山势相映之景。九龄以"揆物幽赞"承应圣心,用"铭勋玉检"呼应泰山刻石旧典。彼时大唐正值开元盛世,此作实为盛唐气象之艺术注脚,将帝王巡狩的赫赫威仪与华山神秀的造化之功熔铸于五言排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