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四合时,荒亭独倚的诗人,将漂泊的孤寂与乡愁凝成了这首《旅宿淮阳亭口号》。此诗作者历来存疑,《全唐诗》既录张说名下,又注"一作宋之问诗",恰似盛唐文坛飘摇的烛影——张说历仕武后至玄宗朝,曾贬谪岭南;宋之问更因政治倾轧屡遭流放,二人皆尝尽宦海沉浮之苦。
细味"故乡临桂水"之句,似暗合张说景云年间贬谪钦州(今广西境)的经历。桂水蜿蜒如带,勾连起诗人与岭南瘴疠之地的羁绊,而"今夜渺星河"的苍茫,恰是盛唐士人在权力漩涡中共同的星空。考《新唐书》载,张说"每徙官,辄携琴书自随",这空亭雁影间,或许正回荡着谪宦携来的焦尾清音。
霜华暗草的意象,分明带着初唐至盛唐过渡期的清冷。当陈子昂在幽州台上高歌"前不见古人"时,张说(或宋之问)正在荒亭里低吟"兴来谁与晤"。这种孤绝,非独个人际遇使然,更是整个士人阶层在帝国扩张期精神漂泊的缩影——正如"劳者自为歌"五字,道尽了庙堂与江湖间永恒的疏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