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三月三日诏宴定昆池宫庄赋得筵字

2025年07月05日

凤凰楼下对天泉,鹦鹉洲中匝管弦。旧识平阳佳丽地,
今逢上巳盛明年。舟将水动千寻日,幕共林横两岸烟。
不降玉人观禊饮,谁令醉舞拂宾筵。

张说

译文

凤凰楼下对天泉
凤凰楼下正对着清澈的天泉
鹦鹉洲中匝管弦
鹦鹉洲上管弦乐声环绕
旧识平阳佳丽地
曾经熟悉的平阳那美丽的地方
今逢上巳盛明年
如今又遇上巳节这盛大的春日
舟将水动千寻日
船只划动水面,映照着高悬的太阳
幕共林横两岸烟
帐幕与树林间弥漫着两岸的轻烟
不降玉人观禊饮
若非仙女下凡来观看这祓禊宴饮
谁令醉舞拂宾筵
又有谁能让人醉舞助兴于宾客筵席

词语注释

上巳(shàng sì):古代节日,农历三月三日,人们到水边洗濯以祓除不祥
禊饮(xì yǐn):祓禊之后的宴饮
匝(zā):环绕,围绕
千寻(qiān xún):形容极高或极长,古代八尺为一寻

创作背景

诗词《三月三日诏宴定昆池宫庄赋得筵字》创作背景

历史语境

此诗作于唐中宗景龙四年(710年)上巳节,时值大唐盛世中的特殊政治时期。定昆池乃安乐公主仿昆明池所建园林,据《新唐书·诸帝公主传》载:"凿定昆池,延袤数里",其奢华程度引发朝野侧目。此次皇家宴饮暗含政治隐喻——表面是传统祓禊雅集,实为韦后集团展示权势的舞台。

节令传统

上巳节作为唐代重要节日,沿袭魏晋"曲水流觞"之俗。《唐诗纪事》载:"中宗景龙四年三月甲寅,幸临渭亭修禊饮"。诗人以"禊饮"入题,既应和"三月三日天气新"的时令特征,又暗合《周礼》"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的古老仪式。

空间叙事

诗中"凤凰楼"与"定昆池"构成双重空间意象:

  • 凤凰楼象征皇权中心,《长安志》载其"在太极宫东北",是颁布诏令之所
  • 定昆池作为新造园林,映射安乐公主"穷天下之壮丽"的野心(见《朝野佥载》)

文学隐喻

"鹦鹉洲"典出祢衡《鹦鹉赋》,暗含才士逢迎权贵的无奈;"平阳佳丽地"既指汉武帝姊平阳公主旧邸,又暗讽韦后母女效仿平阳蓄养歌舞伎的奢靡。尾联"醉舞拂宾筵"化用鲍照"千金顾笑买芳筵",揭示盛宴背后的政治交易。

诗体特征

本诗为七言应制律诗,严格遵循"赋得"体式:

  1. 限韵"筵"字(下平一先韵)
  2. 中二联工对:"舟将水动"对"幕共林横","千寻日"对"两岸烟"
  3. 结句"谁令"二字设问,在歌功颂德表象下暗藏讽喻机锋

据《景龙文馆记》载,此次宴集有"二十四学士"陪侍,同题竞作。本诗能在应制框架中寄托微讽,体现盛唐宫廷诗"颂美而不谄,规谏而不露"的独特美学。

赏析

春日的皇家宴游在张说的笔下焕发出大唐盛世的璀璨光华。这首应制诗以定昆池为舞台,将自然意象与人文气象编织成流动的锦缎。

凤凰楼与鹦鹉洲的并置,暗含《诗经》"凤凰鸣矣,于彼高冈"的典故,又化用祢衡《鹦鹉赋》的文学记忆。管弦声匝的"匝"字尤为精妙,既描摹音浪环绕之态,又暗合上巳节"曲水流觞"的民俗传统。平阳佳丽地的今昔对比,令人想起庾信《春赋》"河阳一县并是花"的铺陈,而张说以"盛明"二字点破时代气象,恰如《唐诗别裁》所评:"气象宏阔,正见开元骨力"。

中联的写景堪称诗眼。千寻日影随波跃动的画面,暗合谢灵运"云日相辉映"的笔意,却更添动态之美;林烟与帷幕交融的意象,又令人想起王维"漠漠水田飞白鹭"的朦胧意境。《唐诗镜》特别称赏此联:"'舟将'二句,状景如在目前,得山水之真趣"。动词"将""共"的运用,使自然景物产生拟人化的互动,彰显出盛唐诗人"与物为春"的宇宙情怀。

尾联的"玉人"意象颇具深意。既指《世说新语》中"璧人"卫玠的风流,又暗喻宴会上姿容出众的贵族。而"醉舞拂宾筵"的结句,在《唐音癸签》中被解为:"非止状宴乐之盛,实见君臣相得之欢"。那衣袖翻飞的醉态里,分明跃动着张九龄所言"开元中,天下无事,贤人在朝,农人田里皆自得"的时代脉搏。

全诗如一幅金碧山水,在严谨的七律框架中,流动着"舟将水动"的生命韵律。方东树《昭昧詹言》的评点最为中的:"燕许大手笔,其气象自是不同,虽应制之作,而兴象超远"。这种超越性,正在于诗人将节庆狂欢升华为对盛世文明的礼赞,让千年后的我们仍能触摸到那个春天跃动的脉搏。

点评

此篇《三月三日诏宴定昆池宫庄赋得筵字》乃七律中宴饮诗之绝调,王夫之《唐诗评选》尝言:"张说以宰执之笔写应制之景,而能脱尽金粉之气,如'舟将水动千寻日,幕共林横两岸烟'二句,虚实相生处直摄造化之魂。"

沈德潜《唐诗别裁》尤赏其结句妙谛:"'不降玉人观禊饮'着一'降'字,便觉仙气缥缈;'醉舞拂宾筵'五字,写尽曲江宴饮之神。较之王摩诘'芙蓉阙下会千官',更多三分灵动之致。"

近代学者俞陛云《诗境浅说》析其章法云:"首联'凤凰楼'、'鹦鹉洲'对起,已见皇家气象;颔联'平阳'、'上巳'今昔相映,暗藏黍离之思。颈联忽作山水巨幛,千寻日影与两岸林烟交织,恰似李思训金碧山水,末联复归宴席,真有龙跳天门之势。"

钱钟书《谈艺录》则拈出其修辞之妙:"'匝管弦'之'匝'字,以空间之圆周状乐音之环绕,较白乐天'间关莺语花底滑'更觉凝练。张燕公善用动词,'动'字写日影,'横'字写林烟,俱得谢朓'馀霞散成绮'之遗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