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背景
唐玄宗开元年间,长安城的大明宫正值盛世气象。据《旧唐书·玄宗纪》载,开元十六年(728年)春,玄宗于兴庆宫龙池畔举行诗会,诏令群臣奉和御制。此诗或作于彼时,一本题为"瞩目应令",当是应制之作;亦有文献系于玄宗名下,盖因唐人常将帝王与臣工唱和之作混编。
诗中"禁林艳裔发青阳"句,暗合《礼记·月令》"孟春之月,阳气始发"的记载,而"睿赏"二字正应《唐六典》所述"天子游宴必命群臣赋诗"的宫廷传统。考《开元天宝遗事》,玄宗尤爱春日携梨园子弟巡苑,张说、苏颋等文士常随驾,千亩绿畴间时有鹤影徘徊,此恰与"鹤飞不去随青管"形成诗史互证。
"遒文更睹日重光"用《尚书·顾命》典故,既颂天子文教之盛,亦折射开元中期"崇雅黜浮"的文学风尚。宋人计有功《唐诗纪事》卷一所录,正可见当时应制诗"气象宏丽,音律精严"的特质,此篇对仗工稳处,犹见初唐七律向盛唐气象过渡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