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奉和圣制送王晙巡边应制

2025年07月05日

六月歌周雅,三边遣夏卿。欲施攻战法,先作简稽行。
礼乐知谋帅,春秋识用兵。一劳堪定国,万里即长城。
策有和戎利,威传破虏名。军前雨洒道,楼上月临营。
别藻瑶华降,同衣锦襮荣。关山由义近,戎马为恩轻。
丝竹路傍散,风云马上生。朝廷谓吉甫,邦国望君平。

张说

译文

六月歌周雅,三边遣夏卿
六月吟诵《诗经》雅乐,边疆派遣贤臣巡守。
欲施攻战法,先作简稽行
若要施展攻战谋略,必先精简核查军务。
礼乐知谋帅,春秋识用兵
通晓礼乐可知统帅之才,熟读春秋能明用兵之道。
一劳堪定国,万里即长城
一朝辛劳可安定国家,万里疆域便如钢铁长城。
策有和戎利,威传破虏名
谋略怀柔可利边疆,威名远播震慑敌寇。
军前雨洒道,楼上月临营
阵前细雨洒落征途,城楼明月映照军营。
别藻瑶华降,同衣锦襮荣
离别赠言如美玉华章,同着锦袍共享荣光。
关山由义近,戎马为恩轻
关山险阻因大义而近,戎马倥偬为君恩而轻。
丝竹路傍散,风云马上生
丝竹乐声沿途飘散,风云壮志马上激扬。
朝廷谓吉甫,邦国望君平
朝廷赞你如周朝吉甫,天下盼你建不世功勋。

词语注释

周雅:指《诗经》中的《大雅》《小雅》,此处喻指治国安邦之策。
夏卿:周代官名,此处借指受命巡边的重臣。
简稽:核查精简(稽 jī)。
锦襮:锦绣官服(襮 bó)。
吉甫:周宣王贤臣尹吉甫,辅佐中兴的功臣。

创作背景

开元盛世的金色帷幕下,唐玄宗正以雄才大略书写着帝国最辉煌的篇章。当边关急报如朔风般掠过长安城的朱雀大街,这位兼具诗人气质的帝王在紫宸殿展开舆图,以朱笔圈画出朔方节度使王晙的巡边路线——此刻的笔墨,即将化作铁甲上的寒霜。

史载开元九年(721年),突厥降户叛唐,朔方军镇成帝国北门锁钥。玄宗亲制《送王晙巡边》诗,实为盛唐时期"诗诏合一"传统的绝妙注脚。张说此篇奉和之作,恰似在宫廷檀板与边塞刁斗间架起七彩虹桥:开篇"六月歌周雅"以《诗经》雅乐喻圣主隆恩,"三边遣夏卿"则暗用《尚书》典故,将兵部尚书的出征渲染成周礼的现代演绎。

那些鎏金诗句里跃动着盛唐特有的气象。"礼乐知谋帅"呼应着玄宗设翰林学士院的文化战略,"万里即长城"则泄露了天宝年间即将推行的节度使制度先声。当"军前雨洒道"的湿润遇见"楼上月临营"的清冷,我们仿佛看见长安的宫娥正为出征将士缝制锦袍,而塞外的斥候已用枪尖挑破黎明。

最耐人寻味的是末句"朝廷谓吉甫"。张说巧妙将王晙比作周宣王时平定猃狁的尹吉甫,既是对玄宗《诗经》修养的精准投喂,更暗含对开元中期"以文驭武"国策的诗意诠释。那些缀满珠玉的骈句背后,实则是帝国对边疆的精密算计——每联对仗都是调兵符的暗纹,每个典故都是运粮道的坐标。

赏析

这首诗以雄浑典雅的笔触,描绘了王晙巡边的壮阔场景,展现了盛唐时期边塞将士的豪情与朝廷的威仪。诗人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将边塞的苍茫与将士的忠诚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崇高而壮美的艺术境界。

意象的运用
诗中"军前雨洒道,楼上月临营"两句,以"雨"和"月"两个意象,勾勒出边塞的艰苦环境与将士的孤寂心境。雨洒征途,暗示行军之艰辛;月临营帐,则烘托出将士的思乡之情。这两个意象的对比,既展现了边塞的自然风貌,又暗含了将士的情感世界。

"丝竹路傍散,风云马上生"则通过"丝竹"与"风云"的对比,表现了将士们从繁华的京城到战火纷飞的边塞的转变。"丝竹"象征着京城的安逸生活,而"风云"则象征着边塞的紧张局势,两者的转换,凸显了将士们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

情感的表达
诗中"一劳堪定国,万里即长城"两句,以豪迈的笔调,歌颂了将士们保家卫国的壮志豪情。"一劳"与"万里"的对比,突出了将士们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坚定信念,展现了盛唐时期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

"关山由义近,戎马为恩轻"则表达了将士们对朝廷的忠诚与对国家的热爱。"关山"象征着边塞的遥远与艰险,而"义"与"恩"则象征着将士们对朝廷的忠心耿耿,即使面对再大的困难,他们也愿意为国捐躯。

权威赏析
清代学者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评价此诗:"气象雄浑,格调高远,盛唐边塞诗之典范。"他认为,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丰富的情感,展现了盛唐时期边塞诗的独特魅力。

现代学者袁行霈在《中国文学史》中指出:"这首诗将边塞的苍茫与将士的豪情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崇高而壮美的艺术境界。"他认为,诗人通过意象的巧妙运用和情感的深沉表达,成功地塑造了边塞将士的英雄形象。

总之,这首诗以其雄浑的意境、深沉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技巧,成为盛唐边塞诗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盛唐时期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和豪迈奔放的艺术风格。

点评

此篇奉和之作,如"金声玉振,五色相宣",诚盛唐应制诗之典范。明代诗论家陆时雍在《诗镜总论》中盛赞:"张说此作,骨气端翔,音节浏亮,庙堂之音而具边塞之气,所谓'礼乐戎马,并行不悖'者也。"

"六月歌周雅"起句便见气象,清人沈德潜《唐诗别裁》评曰:"以《诗经》雅颂之体入边塞题材,如黄钟大吕之奏,立朝廷威重之体。"其"军前雨洒道,楼上月临营"一联,王夫之《唐诗评选》叹为:"雨道月营,不着一字而边关苦寒自现,得《春秋》微而显之旨。"

末联"朝廷谓吉甫,邦国望君平",钱谦益《列朝诗集》特别称许:"以周朝尹吉甫比王晙,用典如盐着水,既彰圣主得贤臣之喜,复见诗人忠厚之旨。"全篇二十句如贯珠,方东树《昭昧詹言》谓之:"章法谨严如排律,气脉动荡若歌行,实开后来杜甫《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诸作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