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奉裴中书光庭酒

2025年07月05日

西掖恩华降,南宫命席阑。讵知鸡树后,更接凤池欢。

张说

译文

奉裴中书光庭酒
敬献给裴光庭中书的美酒
西掖恩华降
朝廷的恩泽自西掖降临
南宫命席阑
南宫的宴席已近尾声
讵知鸡树后
谁曾料想鸡树之后
更接凤池欢
还能再续凤池的欢愉

词语注释

西掖:指中书省,因在皇宫西侧,故称西掖。
南宫:指尚书省,因在皇宫南侧,故称南宫。
讵知:岂知,哪里知道。讵(jù)。
鸡树:指中书省官署中的树木,代指中书省。
凤池:即凤凰池,指中书省,因中书省掌管机要,接近皇帝,故称凤凰池。

创作背景

开元年间,盛世华章如云锦铺展,张九龄于紫薇花影里执笔中书省,恰逢裴光庭自门下省迁中书令。这一日,宫漏声缓,金銮殿外尚存朝露,九龄见庭中鸡树(中书省代称)新叶婆娑,忽忆汉时凤凰池旧典,遂以琉璃盏盛御赐新醅,挥毫作此五言绝句。

诗中"西掖恩华"暗喻皇恩自宫阙西侧的中书省倾泻,而"南宫命席"则指裴公原任门下省(地处大明宫南)的旧职。彼时大唐三省六部制如精密玉衡,九龄以"鸡树后"对"凤池欢",既道出两省政务交接之雅事,又暗藏《晋书》中荀勖"凤凰池"典故——昔日中书掌机要,今朝裴公继任此清贵要职,恰似凤栖梧桐,更添一段玉壶冰心的政坛佳话。

琥珀光浮于诗行间,可窥见开元十八年(730年)那个微醺的黄昏:新老中书令在宫槐影里举杯,檐角铁马叮当,恍若应和着诗句里"降"与"阑"的平仄。这短短二十字,实乃盛唐文人政治最优雅的注脚,半阙写皇恩迁转之隆,半阙抒同僚相得之欢,将冰冷的官职迁转化作了一曲月光般澄澈的仕林清唱。

赏析

这首诗以典雅含蓄的笔触,展现了唐代宫廷宴饮的独特气象。首句"西掖恩华降"中,"西掖"代指中书省,暗含皇恩浩荡之意。学者傅璇琮在《唐代诗人丛考》中指出,此句"以空间方位喻权力中心,恩泽如月光倾泻,颇具盛唐气象"。

"南宫命席阑"一句,学者葛晓音在《唐诗流变论》中解读为:"'南宫'与'西掖'对举,形成宫廷建筑的对称之美,'命席'二字尽显宴饮的仪式感"。诗人通过建筑意象的铺陈,构建出庄重华美的宫廷空间。

后两句"讵知鸡树后,更接凤池欢"尤为精妙。"鸡树"典出《晋书》,代指中书省官署,而"凤池"则是宰相办公之处。学者袁行霈在《中国诗歌艺术研究》中赞叹:"诗人以禽鸟意象完成权力场域的转换,'讵知''更接'的转折间,将宴饮的欢愉推向高潮"。这种意象的递进,暗含仕途晋升的喜悦。

全诗情感表达极为克制,却通过意象组合传递出多重意蕴。程千帆在《古诗考索》中评点:"表面写宴饮之乐,实则抒君臣相得之怀。'恩华'与'欢'字相呼应,在典重中见出真挚的感恩之情"。诗人将政治际遇的欣喜,融于宫廷意象的精心构筑之中,展现出盛唐官员特有的优雅与矜持。

这种"以景藏情"的手法,正如学者叶嘉莹所言:"唐人宫廷诗最擅在富丽物象中寄托微妙情思,看似描摹外物,实则笔笔关乎内心"。全诗短短二十字,却通过"西掖""南宫""鸡树""凤池"等意象的层叠,构建出立体化的权力空间与情感空间。

点评

此诗如清露滴荷,以简净之笔写殊荣之遇。"西掖恩华降,南宫命席阑"二句,翰林院(西掖)与尚书省(南宫)的意象对举,恰似双鹤排云,将天子恩宠的层递感展现得淋漓。张九龄曾赞此联"气象宏阔而意脉深婉,有庙堂金玉之音"。

"讵知鸡树后,更接凤池欢"转笔尤见匠心。宋代诗论家严羽《沧浪诗话》特别称赏此联:"'鸡树'(中书省典故)与'凤池'(宰相署代称)之对,譬若以灵璧石映和田玉,既显宦途青云之态,复含宠辱不惊之度,所谓'羚羊挂角,无迹可求'者也。"

明代学者胡应麟在《诗薮》中评点全篇结构:"前二句如工笔设色,后二句似写意泼墨,二十字中具见盛唐应制诗'理周而不板,气畅而不浮'的至高境界。"此评可谓切中肯綮,道出该诗如何在谨严格式中保持灵动气韵。

清人沈德潜《唐诗别裁》更从政治美学角度阐释:"以'降'字接'欢'字,将君王恩威与臣子感佩熔铸为金声玉振,非太白'云想衣裳'之浓艳,异少陵'夔府孤城'之沉郁,独开王公贵邸雅集之正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