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时节,杜牧独坐扬州廨舍。庭中草木扶疏,石榴新移,芭蕉未展,宫桂微霜,庭槐叶落。诗人以"忽惊"起笔,道出石榴渡江而来的突兀——此非闲笔,实暗合晚唐藩镇割据之乱象。会昌四年(844年),武宗伐叛,江淮转运使崔元式强征民木以造战船,江南嘉树多遭迁徙。石榴"远出渡江",恰是时代伤痕的草木注脚。
芭蕉"心不开"之戏问,化用李商隐《代赠》"芭蕉不展丁香结"句意。然较之义山绮艳,牧之更见沉郁。彼时牛李党争未息,诗人自请外放,犹似卷心芭蕉,纵有经纬之才亦难舒展。宫桂槐叶之叹,则暗用《楚辞》"桂树列兮纷敷"与《三辅黄图》"槐市"典故。霜扫庭除,岂独草木凋零?实喻甘露之变后,文士如王涯等被诛之惨烈。
结句"荣盛更如此"五字重若千钧。考《新唐书·艺文志》,杜牧曾注《孙子兵法》,深谙盛衰之道。此语既伤草木,更悲唐室——昔日贞观之治若宫桂荣华,今却似秋槐零落。末句"惭君独见哀"之"君",或指同期被贬的友人张祜。时祜有《戏题草树》诗,牧之此作实为唱和,然较之寻常酬答,更多了份《春秋》笔法。草木荣枯间,晚唐士人的集体创伤宛在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