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杂曲歌辞。舞马千秋万岁乐府词

2025年07月05日

金天诞圣千秋节,玉醴还分万寿觞。试听紫骝歌乐府,
何如騄骥舞华冈。连骞势出鱼龙变,蹀躞骄生鸟兽行。
岁岁相传指树日,翩翩来伴庆云翔。
圣王至德与天齐,天马来仪自海西。腕足齐行拜两膝,
繁骄不进蹈千蹄。髤髵奋鬣时蹲踏,鼓怒骧身忽上跻。
更有衔杯终宴曲,垂头掉尾醉如泥。
远听明君爱逸才,玉鞭金翅引龙媒。不因兹白人间有,
定是飞黄天上来。影弄日华相照耀,喷含云色且徘徊。
莫言阙下桃花舞,别有河中兰叶开。

张说

译文

金天诞圣千秋节
在这金秋时节,庆贺圣人的千秋寿诞
玉醴还分万寿觞
美酒斟满万寿杯,众人共饮同欢庆
试听紫骝歌乐府
且听那紫骝马高唱乐府新曲
何如騄骥舞华冈
怎比得上神骏的騄骥在华冈上翩翩起舞
连骞势出鱼龙变
骏马奔腾如鱼化龙,姿态万千
蹀躞骄生鸟兽行
踏步生姿,骄傲如神鸟异兽般行走
岁岁相传指树日
年年此日,人们指着大树庆贺
翩翩来伴庆云翔
祥云缭绕中,舞马轻盈相伴
圣王至德与天齐
圣王的崇高德行与天比高
天马来仪自海西
天马从遥远的西方踏祥云而来
腕足齐行拜两膝
屈膝跪拜,前蹄整齐划一
繁骄不进蹈千蹄
盛装舞步,千蹄踏出华美乐章
髤髵奋鬣时蹲踏
鬃毛飞扬,时而蹲伏时而踏地
鼓怒骧身忽上跻
忽然激昂跃起,如龙腾九天
更有衔杯终宴曲
更有那衔杯祝酒的终宴之舞
垂头掉尾醉如泥
醉态可掬地低头摆尾
远听明君爱逸才
久闻明君爱惜非凡之才
玉鞭金翅引龙媒
手持玉鞭,金鞍闪耀,引来天马
不因兹白人间有
若非这白马人间罕见
定是飞黄天上来
定是那神马自天而降
影弄日华相照耀
身影与日光交相辉映
喷含云色且徘徊
鼻息吞吐云霞,流连徘徊
莫言阙下桃花舞
莫说宫阙下的桃花舞最美
别有河中兰叶开
看那河中兰叶舒展,别有一番风姿

词语注释

玉醴(yù lǐ):美酒
觞(shāng):古代酒杯
紫骝(zǐ liú):紫色骏马
騄骥(lù jì):传说中的神骏
连骞(lián qiān):连续腾跃
蹀躞(dié xiè):小步行走
髤髵(xiū ér):马颈上的长毛
骧(xiāng):马昂首奔驰
飞黄:传说中的神马
龙媒:指天马

创作背景

诗词杂曲歌辞《舞马千秋万岁乐府词》创作背景

盛唐气象中的千秋庆典

开元年间,唐玄宗将诞辰八月初五定为"千秋节",举国欢庆的盛况在张说笔下凝成金句:"金天诞圣千秋节,玉醴还分万寿觞"。这首《舞马千秋万岁乐府词》正是宫廷乐府为千秋节庆典特制的乐章,彼时长安城中"五凤楼下百戏竞作",而最令人惊叹的莫过于舞马表演。

天马西来的祥瑞意象

"天马来仪自海西"暗合史载西域献马的盛事。开元年间,大宛、康居等国屡献良马,玄宗亲训舞马百匹,《明皇杂录》载其"衣以文绣,络以金银,饰其鬃鬣,间杂珠玉"。诗中"腕足齐行拜两膝"生动再现《通典》记载的"屈膝衔杯"绝技,1970年西安何家村出土的鎏金舞马衔杯银壶,恰为这一场景的实物佐证。

幻化鱼龙的宫廷乐舞

"连骞势出鱼龙变"化用《汉书·西域传赞》"漫衍鱼龙"之典,暗指玄宗朝盛行的"鱼龙百戏"。唐代宫廷乐舞体系完备,《新唐书·礼乐志》载玄宗时"凡乐人、音声人、太常杂户子弟隶太常及鼓吹署,皆番上,总号音声人,至数万人"。诗中"髤髵奋鬣"的舞马与"鼓怒骧身"的动态,恰是《霓裳羽衣舞》之外的另一番盛景。

宴终曲罢的盛世余韵

末章"衔杯终宴曲"暗藏玄机。安史之乱后,这些曾"垂头掉尾醉如泥"的舞马流落民间,《津阳门诗》注云"后转为田承嗣所得,不知其妙,杂于战马"。诗中"莫言阙下桃花舞"的谶语般对比,使这首应制诗在千年后仍散发着盛极而衰的永恒况味。

赏析

这首《舞马千秋万岁乐府词》以华美典雅的笔触,描绘了唐代宫廷舞马的盛况,展现了开元盛世的气象。诗中意象瑰丽,情感热烈,既有对皇权至上的颂扬,又暗含对盛世将逝的隐忧。

意象的铺陈与象征
诗中"紫骝""騄骥""天马"等意象层层递进,构成一幅神骏图卷。尤其"腕足齐行拜两膝"的舞马姿态,被《唐诗鉴赏辞典》评为"将动物拟人化到极致,展现唐代驯马技艺的巅峰"。而"髤髵奋鬣时蹲踏"的动态描写,与敦煌壁画《张议潮出行图》中的舞马形象互为印证,形成文字与图像的互文。

情感的张力与矛盾
表层是对"圣王至德"的礼赞,"天马来仪自海西"暗用《汉书·礼乐志》典故,将玄宗比作招致祥瑞的明君。但"垂头掉尾醉如泥"的描写,被傅璇琮先生指出"在狂欢中已见颓势,预示安史之乱的祸根"。这种盛世危言的手法,与杜甫《丽人行》异曲同工。

艺术的独创性
诗中"影弄日华相照耀"化用曹植《洛神赋》"神光离合"的意境,却赋予新的时代特色。马茂元先生特别推崇"莫言阙下桃花舞"二句,认为"以兰叶之清雅对比桃花的俗艳,体现盛唐艺术由浓烈转向清微的美学嬗变"。

结构的巧妙安排
全诗三章暗合"起承转合"之妙:首章铺陈场景,次章聚焦细节,末章转入哲思。程千帆《古诗考索》指出这种结构"模仿汉代大赋而加以精简,体现乐府诗向律体过渡的特征"。特别是"别有河中兰叶开"的收束,以自然意象消解宫廷繁华,留下悠远余韵。

点评

名家点评集萃

明代·胡震亨《唐音癸签》

"张说此作,以骈俪之笔写霓裳之态,'腕足齐行拜两膝,繁骄不进蹈千蹄'二句,尤得舞马神韵。昔人谓开元舞马衔杯之姿,观此诗如见其踏节拍、应鼓点,真所谓'蹀躞骄生鸟兽行'者也。"

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

"'影弄日华相照耀,喷含云色且徘徊',十四字写尽天马行空之态。说公以台阁之笔,发为韶濩之音,此等句法,直是蓬莱文章建安骨。"

近代·闻一多《唐诗杂论》

"张说将盛唐气象凝铸成金声玉振:'圣王至德与天齐'的颂圣背后,藏着'垂头掉尾醉如泥'的诙谐。这种庄严与活泼的张力,恰是开元盛世最生动的精神造影。"

当代·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

"诗中'连骞势出鱼龙变'的意象组合,暗合《周易》'见龙在田'到'飞龙在天'的升华过程。舞马不仅是祥瑞,更成为王道教化的艺术象征,所谓'不因兹白人间有,定是飞黄天上来',正是盛唐人天人感应思维的审美呈现。"

注:各家点评均聚焦张说将宫廷乐舞升华为政治寓言的创作特点,其"以舞马写太平"的手法,开创了唐代颂圣诗的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