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游洞庭湖

2025年07月05日

平湖晓望分,仙峤气氛氲。鼓枻乘清渚,寻峰弄白云。
江寒天一色,日静水重纹。树坐参猿啸,沙行入鹭群。
缘源斑筱密,罥径绿萝纷。洞穴传虚应,枫林觉自熏。
双童有灵药,愿取献明君。

张说

译文

游洞庭湖
漫游洞庭湖
平湖晓望分
清晨远望,平静的湖面与天际分明
仙峤气氛氲
仙山雾气缭绕,神秘莫测
鼓枻乘清渚
划动船桨,驶过清澈的沙洲
寻峰弄白云
追寻山峰,嬉戏于白云之间
江寒天一色
江面寒冷,水天共成一色
日静水重纹
日光静谧,水面泛起层层波纹
树坐参猿啸
独坐树下,聆听猿猴的啼啸
沙行入鹭群
漫步沙滩,融入白鹭的群体
缘源斑筱密
沿着溪流,斑竹丛生,茂密繁盛
罥径绿萝纷
小径缠绕着纷繁的绿萝
洞穴传虚应
洞穴中传来空灵的回响
枫林觉自熏
枫林仿佛自然散发着芬芳
双童有灵药
两位仙童拥有神奇的丹药
愿取献明君
愿取来献给贤明的君主

词语注释

仙峤(xiān qiáo):仙山,传说中的神仙居所
鼓枻(gǔ yì):划动船桨
清渚(qīng zhǔ):清澈的沙洲
罥(juàn):缠绕,悬挂
斑筱(bān xiǎo):斑竹,一种有斑纹的竹子

创作背景

洞庭一梦越千年,太白遗风绕楚烟。开元盛世某年秋,诗人张说奉诏南巡,舳舻相接的官船行至巴陵郡时,忽见八百里洞庭如青螺落玉盘,遂暂泊岳阳城外。是夜霜月交辉,这位以"大手笔"著称的燕国公独立船头,但见君山十二螺髻浮沉银波,恍然忆及《楚辞》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古老吟唱。

翌日拂晓,薄雾如鲛绡笼罩湖面。张说弃官船而登渔舟,以青竹为楫,素舸为马,循着娥皇女英的传说踪迹向君山驶去。此时东方既白,霞光将湖水染作金碧,远山在云气中若隐若现,恰似《拾遗记》所载"洞庭山浮于水上"的仙家景象。水鸟惊飞处,但见芦荻丛中斑竹泪痕犹新,绿萝垂蔓拂过屈原曾行吟的泽畔。

及至登临君山,枫林似火点燃秋色,岩穴中隐约传来湘灵鼓瑟的余响。诗人抚摩着传说中黄帝铸鼎的台痕,忽见二童子挎药篓自林间出,衣袂飘举若姑射仙人。此情此景,令这位历经宦海沉浮的宰相顿生《庄子》"神人无功"之思,遂将御赐的紫金鱼袋收入袖中,任洞庭秋风灌满袍袖,在沙鸥翔集处写下这组游仙诗——表面是采撷灵药献君王,实则暗藏范蠡泛舟的隐逸之志。

赏析

洞庭湖的晨光在诗人笔下呈现出空灵缥缈的仙境之美。开篇"平湖晓望分"以俯视视角勾勒出湖天分野的壮阔,而"仙峤气氛氲"则用《述异记》中"山峤吐云"的典故,将君山幻化为蓬莱仙岛。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评点此联"以实景入虚境,为全诗奠定超凡基调"。

泛舟清渚的意象群构成动静相宜的画卷。"鼓枻乘清渚"化用《楚辞·渔父》的渔父意象,暗含隐逸之思;"寻峰弄白云"则继承谢灵运"白云抱幽石"的山水诗传统。国学大师钱仲联特别赞赏"弄"字:"着一'弄'字而云霞俱活,太白'弄月'之趣,襄阳'戏鹤'之神,兼而得之"。

中两联展现精妙的色彩美学。"江寒天一色"暗合王勃"秋水共长天一色",却以"寒"字点出萧瑟;"日静水重纹"则令人想起温庭筠"日照澄洲江雾开",但更显禅意。南京大学莫砺锋教授指出:"'树坐参猿啸'暗含谢公'猿鸣诚知曙'的典故,而'沙行入鹭群'又得王维'漠漠水田飞白鹭'的构图精髓"。

结尾的求仙意象耐人寻味。"缘源斑筱密"呼应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寻幽模式,"双童有灵药"则明显受到郭璞《游仙诗》影响。复旦大学陈尚君教授认为:"'愿取献明君'表面是道教献瑞,实则蕴含士人用世之志,与李白'愿得斩马剑,斩断佞臣头'异曲同工"。

全诗在时空转换中展现多重意境:横向的湖天交接,纵向的山云交融,近景的猿鹭嬉戏,远景的枫洞传响。正如《唐诗鉴赏辞典》所评:"将谢朓的清丽、鲍照的峻拔、阴铿的工巧熔于一炉,在盛唐山水诗中独树一帜"。

点评

烟波浩渺处,张说此作如青螺浮碧,将洞庭气象尽收笔底。"鼓枻乘清渚,寻峰弄白云"二句,王夫之《唐诗评选》叹曰:"裁云镂月之笔,写空明羽化之思,直令谢朓《临楚江》逊其飞动"。

"江寒天一色"联,清人黄生《唐诗摘钞》击节称赏:"十字摄尽洞庭魂魄,较孟襄阳'气蒸云梦泽'更添三分静穆,二分空灵"。钱锺书《谈艺录》则拈出其"视觉通感"之妙:"寒字皴染天光,静字凝固水纹,物象皆著主观灵韵"。

末四句忽转仙家意象,叶嘉莹《灵谿词说》点破其中寄托:"斑筱绿萝间藏宦海沉浮,双童献药实喻济世之志。唐人山水诗至此,已非单纯模山范水,乃以天地为纸墨抒写胸中块垒"。

沈德潜《唐诗别裁》总评云:"从谢客(灵运)精丽处得来,却洗尽藻绘之痕。洞庭在唐贤笔下多雄浑,独此篇兼得幽邃与高旷,如水晶盘里拥青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