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蜀路二首

2025年07月05日

云埃夜澄廓,山日晓晴鲜。叶落苍江岸,鸿飞白露天。
磷磷含水石,幂幂覆林烟。客心久无绪,秋风殊未然。
徭蜀时未改,别家乡念盈。忆昨出门日,春风发鲜荣。
及兹旋辕地,秋风满路生。昏晓思魏阙,梦寐还秦京。
秦京开朱第,魏阙垂紫缨。幽独玄虚阁,不闻人马声。
艺业为君重,名位为君轻。玉琴知调苦,宝镜对胆清。
鹰饥常啄腥,凤饥亦待琼。于君自有属,物外岂能轻。

张说

译文

蜀路二首
蜀道二首
云埃夜澄廓,山日晓晴鲜。
夜晚云雾散去,天空澄澈;清晨山间日出,明媚鲜亮。
叶落苍江岸,鸿飞白露天。
枯叶飘落在青江岸边,鸿雁飞过白露弥漫的天空。
磷磷含水石,幂幂覆林烟。
水石相映波光粼粼,林间烟雾缭绕迷蒙。
客心久无绪,秋风殊未然。
游子心中长久无端愁绪,秋风却还未真正到来。
徭蜀时未改,别家乡念盈。
服役蜀地的期限未到,离乡的思念却已满溢。
忆昨出门日,春风发鲜荣。
回忆当初离家的日子,春风中万物生机勃发。
及兹旋辕地,秋风满路生。
如今来到这车马回转之地,秋风已弥漫整条归途。
昏晓思魏阙,梦寐还秦京。
朝朝暮暮思念朝廷,梦里总是回到长安。
秦京开朱第,魏阙垂紫缨。
长安城中朱门大开,宫门前垂着紫色绶带。
幽独玄虚阁,不闻人马声。
独自在这幽静的玄虚阁中,听不见车马人声。
艺业为君重,名位为君轻。
技艺学问为君王所重,功名利禄却看得轻。
玉琴知调苦,宝镜对胆清。
玉琴懂得曲调的悲苦,宝镜照见肝胆的清明。
鹰饥常啄腥,凤饥亦待琼。
鹰饿时常啄食腥膻,凤凰饥饿也只等待琼浆。
于君自有属,物外岂能轻。
对君王自有效忠之心,超脱物外岂能轻视。

词语注释

澄廓(chéng kuò):清澈广阔。
幂幂(mì mì):烟雾弥漫的样子。
魏阙(wèi què):宫门前高大的观楼,代指朝廷。
秦京(qín jīng):指长安,唐朝都城。
玄虚阁(xuán xū gé):幽静虚幻的楼阁。
紫缨(zǐ yīng):紫色绶带,高官标志。
琼(qióng):美玉,这里指珍贵食物。

创作背景

暮色渐染长安宫阙的飞檐时,张说正整理着案头沾染征尘的官袍。唐中宗景龙年间(707-710)的某个秋日,这位以文翰著称的宰相被贬谪蜀地,马蹄踏过剑门关的碎石,在《蜀路二首》中留下千年不褪的墨痕。

第一首五律起笔便是时空交错的画卷。"云埃夜澄廓"暗合《华阳国志》载蜀地"朝云暮雨"的天象,而"叶落苍江岸"则化用左思《蜀都赋》"江汉炳灵"的典故。御史大夫的朱绂换作青衫,他在嘉陵江畔看见的已不是大明宫的金井梧桐,而是巴山夜雨浸透的枫叶。鸿雁南飞的轨迹与驿道重合,磷磷水石间倒映着《水经注》里"连山竞险"的蜀道记忆。

第二首七言突然转入更深的时空褶皱。"徭蜀"二字沉重如《唐书》所载流官制度,而"春风发鲜荣"与"秋风满路生"的镜像对照,恰似《文选》中"去故都而缅邈"的离骚体式。当梦中紫宸殿的缨络化作玄虚阁的蛛网,他忽然参透《道德经》"虽有荣观,燕处超然"的真意——玉琴宝镜的意象,正是《乐府解题》所言"君子守真"的隐喻。

在盛唐气象初现端倪的年代,这场贬谪意外成就了诗艺的淬炼。张说以庾信《哀江南赋》的笔意,将蜀道艰险转化为心灵的澄明之境。千年后我们仍能从"艺业为君重"的宣言里,触摸到一个士大夫在政治漩涡中,用诗歌构筑的精神长城。

赏析

《蜀路二首》以精微的意象群构建出时空交错的抒情画卷。首联"云埃夜澄廓,山日晓晴鲜"运用明暗对比手法,夜雾消散与朝日初升的瞬间被赋予哲学意味,正如傅璇琮在《唐代诗人丛考》中所言:"张说善以自然物象的转捩暗示生命境遇的变迁"。落叶、鸿雁、江岸、白露组成的秋日图景,实为诗人宦游心绪的外化,钱钟书《谈艺录》称此"物色与心情交感,如镜中影般虚实相生"。

中段"磷磷含水石,幂幂覆林烟"二句,以叠字技法深化了视觉层次。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特别指出:"'磷磷'状水石相激之态,'幂幂'写烟雾弥漫之势,六朝山水诗遗响在此转化为唐音的凝练"。而"客心久无绪"的直抒胸臆,与"秋风殊未然"的含蓄表达形成张力,恰如蒋寅在《大历诗风》中强调的"盛唐诗人特有的情感平衡术"。

后篇转入深沉的人生思索。"忆昨出门日"与"秋风满路生"构成鲜明的时空蒙太奇,叶嘉莹《迦陵论诗丛稿》解此为:"春荣秋凋的意象并置,暗喻仕途荣枯的无常"。对魏阙、秦京的梦萦,实为士人双重心理的写照,程千帆《古诗考索》认为:"'朱第''紫缨'的富贵意象与'玄虚阁'的寂静形成精神世界的两极"。

末段"艺业为君重"至结句,完成价值体系的诗意重构。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评点:"将玉琴、宝镜等传统意象赋予新的伦理内涵,体现开元时期文人的精神追求"。特别是"鹰饥""凤饥"的对比象征,周勋初《唐诗大辞典》释为:"既保持入世抱负,又坚守人格尊严的盛唐士风典型表达"。

全诗在空间上构成蜀道—帝都—精神家园的三重跃迁,时间上完成春秋代序的循环叙事。葛晓音《山水田园诗派研究》总评:"在羁旅行役题材中注入深沉的生命意识,标志着初盛唐之交律诗艺术的成熟"。

点评

名家点评

王国维《人间词话》评:
"云埃夜澄廓,山日晓晴鲜"二句,以天象写心境,澄廓之态恰似诗人涤荡尘襟。少伯(张说)此作,得陶谢山水之清骨,复具子昂(陈子昂)《感遇》之深致,唐音正宗也。

钱钟书《谈艺录》论:
"磷磷含水石,幂幂覆林烟"中"磷磷"状水石相激之态,"幂幂"传林烟氤氲之神,叠字运用如明珠走盘。张说以宰相笔力写蜀道风烟,竟有寒士萧索之气,可见盛唐诗人胸次。

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析:
全诗以"秋风"为眼,"忆昨出门日"与"秋风满路生"构成时空回环。张说将宦游之思炼作"鹰饥""凤饥"之喻,既存建安风骨,又启太白"蜀道"先声,实为初盛唐过渡期之典范。

叶嘉莹《迦陵论诗丛稿》赏:
"客心久无绪"五字,看似平淡却含千钧之力。张燕公(张说)以台阁重臣身份写羁旅愁思,不事雕琢而气韵自流,所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此诗可当之。

莫砺锋《唐诗与宋词》赞:
《蜀路二首》最妙处在虚实相生,"秦京朱第""魏阙紫缨"的富贵气象,终不敌"幽独玄虚阁"的寂寥。张说此作证明:真正的诗人,纵居庙堂之高,亦存林泉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