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丈人观(以下为太妃时作)》创作背景浅析
唐末五代乱世风云中,前蜀王建淑妃徐氏(号花蕊夫人)的这首道观题诗,恰似一抹穿越烽烟的青岚。据《十国春秋》载,王建称帝后崇尚道教,在成都扩建青城山丈人观为皇家祭祀场所。徐太妃随驾至此,目睹"璇阶玉陛与天通"的仙境气象,遂以紫府丹台之笔,写下这对仗工丽的七绝。
诗中"翠辇"暗合《旧五代史》所载王建龙车凤辇东巡的盛况,而"仙坛"实指丈人观内供奉五岳丈人的石坛。徐氏巧妙化用《汉武帝内传》"乘鸾驾雾"典故,却以"五云乡"点破尘世与仙境的界限——彼时前蜀据蜀地天险偏安一隅,恰似《云笈七签》所言"五色云霞绕帝居",这方丈道场正是乱世中的桃源幻境。
宋人吴曾《能改斋漫录》特别提及此诗,认为"不羡乘鸾"之句暗含讽喻:表面写修道之乐,实则暗讽王建效仿唐玄宗沉溺道教。然细究《蜀梼杌》记载,徐氏姐妹确实常随王建斋醮,或许这"五云乡"的赞叹,恰是那个刀兵四起年代里,人们对精神彼岸最真切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