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还陕述怀》创作背景
隋末烽烟漫卷山河之际,少年李世民执剑踏破乱世。大业十三年(617年)晋阳起兵的铁甲寒光犹在眼前,武德四年(621年)虎牢关一役定鼎天下的血火未冷,这位二十七岁的军事天才在平定王世充、窦建德联军后,于班师回陕途中驻马山巅。
长风掠过斑驳铠甲,他抚剑远眺:当年太原城头初举义旗时"慨然抚长剑"的壮志,已化作"星旂纷电举"的雷霆军威。记忆里渭水畔"遍野屯万骑"的连营,虎牢关"背水纵神兵"的奇谋,此刻都沉淀为"今来宇宙平"的淡然。史载此役"俘斩五万级",而诗人只以"日羽肃天行"的庄穆笔触,将金戈铁马化作云卷云舒。
这绝非寻常凯旋者的炫耀。新旧唐书皆载世民"每总戎律,惟以抚绥为先",诗中"济世岂邀名"正是其真实写照。当麾下玄甲军还在清点战利品时,年轻的统帅已在构思"临原驻五营"后的民生恢复——次年他便开设文学馆,开启贞观之治的序幕。此刻剑穗上的血珠与笔尖的墨香交融,铸就了这首融合战士豪迈与哲人深情的独特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