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十三年(725年)冬,唐玄宗携文武百官东幸洛阳,途经骊山时登高远眺。时值盛世,玄宗命群臣应制赋诗,张说作为"燕许大手笔"之首,于骊山绝顶奉诏而作此篇。
是日霜天澄霁,御辇循磴道盘旋而上。玄宗着紫裘临风而立,群臣朱紫罗列如云。张说遥望终南积雪映日生辉,近观华岳莲峰匍匐脚下,但见"圣后"(武则天)时期所植松柏犹在平陵,而新修之温泉宫琉璃瓦反射金光。诗人以"捧日"喻群臣拱卫明君,"扪天"状玄宗志在九霄,末句"白云悬"既实写山巅云气,又暗喻帝王垂裳治天下之象。
此作熔铸"景龙文馆"典雅遗风与开元新调,五言四十字间,骊山形胜、帝王气象、臣子忠悃交织如绣。后收录于《张说之文集》卷三,成为盛唐应制诗典范,宋人计有功《唐诗纪事》赞其"气象宏阔,有太平宰相之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