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扈从还洛呈侍从群官》创作背景
开元盛世的巡幸仪轨
此诗作于唐玄宗开元年间东都洛阳返驾长安之际,属典型的"扈从应制"之作。当是时,玄宗仿效周汉两代天子巡幸旧制,于两京之间定期移跸。史载开元五年至二十四年间,玄宗共五次驻跸洛阳,每次扈从仪仗"羽卫塞路",恰诗中"雷奋六合开,万乘出"之恢弘气象。
礼制与文治的双重展演
"帐殿别阳秋"至"展义该文质"诸句,暗合《大唐开元礼》中"车驾还京仪"。玄宗此行特意经邙山、巩县,既为视察"孟冬农功毕"的民生,亦含"问高年疾"的仁政表演。所谓"陶甄荷吹万",实指朝廷在巡幸途中仍行考课选士之制,与《通典》载开元十三年"车驾次永宁,诏州县举孝弟力田者"互为印证。
文学侍从的集体唱和
末段"宗枝旦奭辅"等句,揭示此诗呈献对象为张说、苏颋等"燕许大手笔"。时翰林待诏与弘文馆学士皆随驾,形成"同簪凤凰笔"的创作群体。《龙池集》载此类应制诗多成于"旌门临甲乙"的帐殿夜宴,诗人以"惭非栋隆吉"自谦,恰反映开元中期文人集团"颂汉归明一"的集体创作心态。
天宝乱前的盛世图景
诗中"瑞色抱氤氲"的祥瑞书写,与西安出土开元二十二年《圣德感应碑》"寒光变萧飋"的星象记载相合。然在"申歌地庐骇"的狂欢背后,已隐现《霓裳羽衣》将终的预兆——三年后李林甫拜相,两京巡幸制度遂废,此诗遂成盛唐"扈从文学"最后的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