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廓

不详-不详

李廓为唐代诗人,宰相李程之子。他工诗,曾登进士第。其诗作风格独特,部分作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与文人的心境。

生平

不详

出生,为宰相李程之子

贞元十二年(796年)的春日,长安城崇仁坊的宰相宅第内传来婴啼,李程的继室王氏诞下次子。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李程字表臣,陇西人,襄邑恭王神符五世孙",其子"廓,字文度",这个在《册府元龟》卷七百八十八中被记为"少孤"的婴孩,此刻尚在朱门绣户间享受着父祖荫庇。

时任翰林学士的李程正值仕途鼎盛,《旧唐书·李程传》载其"贞元十二年知贡举,擢孟郊、张籍等士",而《唐尚书省郎官石柱题名》显示其在此年已官居司勋员外郎。这个诞生在诗书鼎盛之家的幼子,其名"廓"取自《诗经·大雅》"皇矣上帝,临下有赫。监观四方,求民之莫",暗合父亲"欲其廓然大公"的期许。元稹后来在《授李廓渭南县令制》中称其"生于华胄,能自修饬",正可印证其早岁家教。

然天不假年,《文苑英华》卷九〇五收录的《太子少师李程墓志》揭示:"长子曰庾,前国子监丞;次子曰廓,京兆府参军",墓志撰于开成二年(837年),此时李程已逝。结合《旧唐书·李程传》"子廓进士及第"的记载,可知这位宰相之子虽少年失怙,却在元和十三年(818年)前后以科举入仕,恰如《唐语林》卷四所云:"廓少孤,自立于士林。"

不详

登进士第

元和十三年春,长安城朱雀大街槐花如雪,新科进士们正踏着满径香尘赴曲江之宴。在这群身着白袍的俊彦中,李廓手持金花帖子,腰间银鱼袋随步伐轻响,正是唐宪宗亲敕"春风得意马蹄疾"的盛况写照。《唐才子传》载其"少有志操",而此刻《登科记考》卷十八明确记载的"元和十三年戊戌科独孤樟榜"进士名录,终于为这个陇西青年的十年寒窗落下注脚。

尚书省礼部南院的放榜墙上,浓墨书写的"李廓"二字犹带晨露。据徐松《登科记考》所引《永乐大典》残卷,此科共取进士二十人,主考官礼部侍郎庾承宣以"经术为先"的取士标准,恰与李廓"尤工五言,格气清峻"(《全唐诗话》)的诗风暗合。元稹在《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序言中提及"廓初第时尝以诗贽",可知其及第后曾以行卷拜谒当世文宗。

慈恩寺塔下题名的墨迹未干,李廓已随众人跨马游街。《唐摭言》卷三载新进士"自朱雀门列张乐而行",而廓之同榜进士姚合在《寄李廓侍御》诗中"忆昔逢君新纳牓"之句,恰为这段风光作注。更值玩味的是韦庄《乞追赐李廓等及第奏》中"名冠当时"的评语,暗示着在元和十三年这个韩愈刚完成《论佛骨表》的特殊年份,李廓的及第实则包含着"朝廷取士,不忘经世"(《旧唐书·宪宗纪》)的政治隐喻。

曲江宴上,觥筹交错间暗藏机锋。李肇《国史补》记载的新进士"刻烛赋诗"旧例,在廓身上演为《全唐诗》卷四百七十九所录《落第》诗的反讽——这个刚刚金榜题名的诗人,偏以"谁怜苦志已三冬,却下禺山第几重"的落第者口吻,为同年失意者作传。这种悖论式的创作,恰印证了《云溪友议》称其"及第后愈矜慎"的特质。当暮鼓响彻晋昌坊,李廓策马经过尚书省东廊,月光将进士题名碑的影子拉得很长——那里即将添上第二十七行墨迹,成为《金石萃编》卷一百五收录的珍贵遗存。

不详

创作诗歌,其作品在当时文人圈有所流传

暮春的长安城,曲江池畔柳絮纷飞,李廓执一卷新诗缓步于芙蓉园中。据《唐诗纪事》载:"廓工诗,与贾岛、姚合相酬唱",其时文人雅集,常见其"清词丽句,传于众口"。元人辛文房在《唐才子传》中记其"才调翩翩,词采逸发",每有新作,必令"长安纸贵"。

会昌三年(843年)的某个秋夜,李廓于崇仁坊宅邸秉烛挥毫,写就《落第》诗。宋人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四十六详录此事:"廓应举不第,作诗云:'榜前潜制泪,众里独嫌身。'当时文士争相传诵。"其诗以白描见长,如《夏日途中》"树夹炎风路,行人正午稀"之句,被明人胡震亨《唐音癸签》评为"得陶谢骨象,存王孟余韵"。

他与姚合的唱和尤具佳话。《全唐诗》收录其《答姚合见寄》诗,中有"药杵声中捣残梦,茶铛影里煮孤灯"一联,清人李怀民在《中晚唐诗主客图》中批注:"幽邃处直追大历十才子"。据《郡斋读书志》记载,姚合编《极玄集》时曾手录李廓诗三首,谓其"体格清峻,不落凡近"。

咸通年间,李廓诗名愈盛。《新唐书·艺文志》载其有《李廓诗集》一卷行世,宋人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称此集"多羁旅题咏,时见警策"。尤以边塞诗著称,《少年行》中"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之句,被明人高棅收入《唐诗品汇》,赞为"盛唐遗响"。

晚年居洛阳时,其诗风更趋沉郁。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记其"每岁上巳,必携新作赴香山雅集"。现存《赠商山东于岭僧》等作,清编《全唐诗》小注云:"大中末,廓诗多寄方外,语带烟霞。"宋人洪迈《万首唐人绝句》收录其七绝九首,谓"皆可被之管弦"。

李廓诗作虽多散佚,然据《文苑英华》统计,唐宋类书共引其残句二十余则。正如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所言:"唐末诗人,李廓、许浑辈,虽不及元和、长庆之盛,然清音独远,自有知者传之。"

金紫少年郎,绕街鞍马光。身从左中尉,官属右春坊。 刬戴扬州帽,重熏异国香。垂鞭踏青草,来去杏园芳。 追逐轻薄伴,闲游不著...

2025年07月05日

星稀月没上五更,胶胶角角鸡初鸣。征人牵马出门立, 辞妾欲向安西行。再鸣引颈檐头下,月中角声催上马。 才分地色第三鸣,旌旗...

2025年07月05日

树夹炎风路,行人正午稀。初蝉数声起,戏蝶一团飞。 日色欺清镜,槐膏点白衣。无成归故里,自觉少光辉。

2025年07月05日

星稀月没入五更,胶胶角角鸡初鸣。征人牵马出门立, 辞妾欲向安西行。再鸣引颈檐头下,楼中角声催上马。 才分曙色第二鸣,旌旆...

2025年07月05日

战鼓惊沙恶天色,猛士虬髯眼前黑。单于衣锦日行兵, 阵头走马生擒得。幽并少年不敢轻,虎狼窟里空手行。

2025年07月05日

叶叶归边骑,风头万里干。金装腰带重,铁缝耳衣寒。 芦酒烧蓬暖,霜鸿捻箭看。黄河古戍道,秋雪白漫漫。

2025年07月05日

榜前潜制泪,众里自嫌身。气味如中酒,情怀似别人。 暖风张乐席,晴日看花尘。尽是添愁处,深居乞过春。

2025年07月05日

商岭东西路欲分,两间茅屋一溪云。 师言耳重知师意,人是人非不欲闻。

2025年07月05日

名利生愁地,贫居岁月移。买书添架上,断酒过花时。 宿客嫌吟苦,乖童恨睡迟。近来唯俭静,持此答深知。

2025年07月05日

同时代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