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时节的皖南,烟雨浸润着泾川两岸。诗人踏过青弋江畔的卵石小径,水西寺的飞檐正挑开朦胧晨雾。这座始建于隋唐的古刹,曾见证过李白"桃花潭水深千尺"的吟咏,此刻又迎来一位追寻诗迹的旅人。
寺前爽溪仍流淌着杜牧题诗时的清响,唐会昌年间的晨钟暮鼓早已化作山林记忆。诗人立于唐代宗敕建的大雄宝殿前,看琉璃瓦与云霭相接,恍然领悟张祜笔下"古寺倚修竹"的意境。彼时长安城正陷于牛李党争的漩涡,而此处磬声与溪声交响,恰成乱世中的清凉界。
诗人掬一捧爽溪水,水面倒映着宋绍兴年间重修的七级浮屠。这"江南第一丛林"的盛誉,在杨万里、林古度的诗行里流转了四百春秋。当手指抚过功德碑上漫漶的唐人刻字时,忽听得晚唐钟声穿越而来——那是大中元年宣宗复兴佛教时,水西寺第一声梵钟的余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