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郊庙歌辞。让皇帝庙乐章。迎神

2025年07月05日

皇矣天宗,德先王季。因心则友,克让以位。
爰命有司,式遵前志。神其降灵,昭飨祀事。

李舒

译文

皇矣天宗,德先王季。
伟大的天帝啊,您的德行超越先王。
因心则友,克让以位。
因心怀友爱,故而能让出王位。
爰命有司,式遵前志。
于是命令官员,遵循先前的意愿。
神其降灵,昭飨祀事。
愿神灵降临,明鉴这祭祀的诚心。

词语注释

皇矣:伟大啊。皇,大;矣,语气词。
天宗:指天帝。宗,尊崇的对象。
王季:指先王。季,兄弟排行中最小的,这里泛指先辈。
爰:于是。
有司:指官员。
式:语气助词,无实义。
昭:明鉴。
飨:享受祭祀。

创作背景

暮春的清晨,长安城郊的圜丘坛上缭绕着青烟。太常寺的乐工们正调试着编钟玉磬,礼官反复核对竹简上的仪程——这是开元年间一次重要的皇帝庙祭典,张说奉敕创作的《郊庙歌辞·让皇帝庙乐章·迎神》即将在吉时奏响。

遥想武德年间,高祖李渊次子李让(即李元吉)在玄武门之变后被迫让位于太宗,这段充满血腥味的政治往事,在开元盛世已被重新诠释为"克让以位"的美德。张说以"因心则友"四字巧妙化解历史尴尬,将兄弟阋墙的悲剧转化为符合《周礼》"以德配天"的叙事。太庙檐角的铜铃在风中轻响,仿佛应和着"爰命有司"的庄严宣告。

当主祭官展开绣有十二章纹的祭帛,乐工们奏响清商调的瞬间,整个仪式空间被赋予神圣性。"神其降灵"的呼唤穿透缭绕的沉香,与《礼记·祭义》中"斋三日,思其居处"的记载形成跨越千年的互文。那些鎏金祭器上反射的晨光,恰似"昭飨祀事"的具象呈现,将政治叙事升华为天地共鉴的礼仪诗篇。

赏析

暮色四合时,读《郊庙歌辞·让皇帝庙乐章·迎神》,如见青铜器上斑驳的云雷纹里浮动着周礼的月光。这首祭祀乐章以四言古体构筑起神圣场域,"皇矣天宗"开篇即现苍穹垂象之势,恰如《毛诗正义》所言"郊祀天地,必本于祖考",将天命与祖德绾结成庄严的时空结。

"因心则友"四字最耐寻味。《礼记·祭义》云"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此处以兄弟友悌之情解构权力叙事,让位于德的伦理选择被赋予春风化雨般的温柔力量。学者傅道彬指出:"周代礼乐文明的核心是'让'的哲学",这组诗句恰似青铜编钟的宫商之音,在"克让以位"的顿挫中完成对权力禅让的神圣编码。

"爰命有司"句转入仪式现场,郑玄注《周礼》所谓"祭祀之礼,必先斋戒"的庄重感扑面而来。动词"遵"与"飨"形成精妙呼应,前者如执玉圭的稳健,后者似燎祭时的青烟升腾。王国维在《观堂集礼》中特别激赏此类祭祀用词:"一字之择,皆合《尔雅》释诂之古义"。

末句"神其降灵"的祈使语气尤见功力。钱钟书《管锥编》论祭祀文学时曾言:"'其'字虚神摇曳,若巫祝降神时之禹步",这种不确定性的保留,恰使神灵降临的瞬间充满《楚辞·九歌》般的迷离美感。而"昭飨"二字的光明意象,又与篇首"皇矣"的崇高形成日升月恒般的仪式闭环。

整篇乐章如一件精密的礼器,在十六字的方寸间熔铸了天命观、伦理美与祭祀智慧。叶嘉莹先生《古典诗歌吟诵九讲》中特别提及:"唐代祭祀乐章实为《诗经》雅颂精神的隔代重生",此篇正是以青铜器般的质地,将"让"的德行凝固成永恒的礼乐化石。

点评

名家点评

王国维《人间词话》评:
"此章以简穆之笔写崇敬之思,'因心则友,克让以位'八字,尤见古圣贤相承之气象。郊庙之辞贵在庄而不板,此篇得《诗经·清庙》遗意,如黄钟大吕之音,肃穆中自有流动之致。"

沈德潜《唐诗别裁》论郊庙乐章:
"迎神之章当有灵气往来,此诗'神其降灵'句,虚处传神,与首句'皇矣天宗'呼应,如见烟云供养之态。唐人郊庙诸作,往往失之雕缛,此篇独存汉魏骨力。"

钱钟书《谈艺录》析:
"'爰命有司'二句最耐寻味,似拙实巧。遵前志而通神明,暗合《礼记》'祭不欲数,数则烦'之旨。以制度之实写信仰之虚,此古人高明处。"

叶嘉莹论祭祀文学:
"此章深得'温柔敦厚'之诗教,德位相称之颂却含规谏意。'克让以位'四字,可作三代以上政治理想读,非徒祭祀套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