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的清晨,长安城郊的圜丘坛上缭绕着青烟。太常寺的乐工们正调试着编钟玉磬,礼官反复核对竹简上的仪程——这是开元年间一次重要的皇帝庙祭典,张说奉敕创作的《郊庙歌辞·让皇帝庙乐章·迎神》即将在吉时奏响。
遥想武德年间,高祖李渊次子李让(即李元吉)在玄武门之变后被迫让位于太宗,这段充满血腥味的政治往事,在开元盛世已被重新诠释为"克让以位"的美德。张说以"因心则友"四字巧妙化解历史尴尬,将兄弟阋墙的悲剧转化为符合《周礼》"以德配天"的叙事。太庙檐角的铜铃在风中轻响,仿佛应和着"爰命有司"的庄严宣告。
当主祭官展开绣有十二章纹的祭帛,乐工们奏响清商调的瞬间,整个仪式空间被赋予神圣性。"神其降灵"的呼唤穿透缭绕的沉香,与《礼记·祭义》中"斋三日,思其居处"的记载形成跨越千年的互文。那些鎏金祭器上反射的晨光,恰似"昭飨祀事"的具象呈现,将政治叙事升华为天地共鉴的礼仪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