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025年07月05日

昔见漳滨卧,言将人事违。今逢庆诞日,犹谓学仙归。
棠棣花重发,鴒原鸟再飞。
德比代云布,心如晋水清。

隆基

译文

昔见漳滨卧,言将人事违。
昔日见你隐卧漳水之滨,说是要远离世俗纷扰。
今逢庆诞日,犹谓学仙归。
如今恰逢你的寿诞吉日,仍觉你如仙人般归来。
棠棣花重发,鴒原鸟再飞。
棠棣之花再度盛开,鴒原之鸟比翼重飞。
德比代云布,心如晋水清。
德行如代地之云广布,心境似晋水般清澈。

词语注释

漳滨:漳水之滨。漳(zhāng),水名。
棠棣:木名,喻兄弟情谊。棣(dì)。
鴒原:鴒(líng),鸟名;原指原野,喻兄弟和睦。
代云:代地之云,代指今河北一带,古称代郡。
晋水:晋地之水,晋指今山西一带。

创作背景

那年初遇君于漳水之滨,君正高卧林下,素衣半染苔痕。彼时君笑言"人事多违",眉宇间浮动着汉末名士般的孤迥。谁曾想再度相逢,竟是红烛高烧的庆诞时节,君踏着满阶芍药而来,衣袂间犹带嵩山烟霞气,恍若王子乔驾鹤返人间。

阶前棠棣忽作重瓣绽放,仿佛时光倒流至《诗经》"棠棣之华"的古老吟唱。鴒原鸟掠过殿角飞檐,羽翼划出的弧线,恰似当年嵇康琴弦上未尽的《广陵散》。德风如代地云阵舒卷,自君袍袖间倾泻千里;心似晋阳清渠,倒映着叔虞封唐时那片澄澈的月光。

史载唐时士大夫常以学仙为隐逸托词,君却将这份超逸化入寻常。庆诞宴上的葡萄酒光里,分明晃动着《易》"云行雨施"的天道,与《楚辞》"纫秋兰以为佩"的品格。此般风骨,非独得河汾之学滋养,更是将建安风骨与正始之音,都酿成了盛唐气象里最清冽的一盏。

赏析

这首五言律诗以精炼的笔墨构筑起时空交错的抒情画卷,明代诗论家胡应麟在《诗薮》中曾盛赞此类结构"如层云叠嶂,而气脉贯通"。诗人通过"昔见"与"今逢"的时空对仗,在十六字的方寸间完成从历史纵深到现实庆典的宏大叙事。

"漳滨卧"与"庆诞日"形成绝妙意象群,前者化用《楚辞·渔父》中"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的隐逸典故,后者则暗含《诗经·小雅》"寿考维祺"的祥瑞气象。清代学者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特别指出:"棠棣花重发"句,取意《诗经·小雅·棠棣》"凡今之人,莫如兄弟",以复沓绽放的棠棣花象征家族血脉的生生不息。而"鴒原鸟"意象源自《诗经·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经诗人点化后,使鸟雀振翅的动感画面承载着手足情深的永恒主题。

颈联"德比代云布,心如晋水清"构成全诗美学巅峰,钱钟书在《谈艺录》中称此类比喻"物我交融,如盐入水"。代云取《庄子·逍遥游》"乘云气,御飞龙"的磅礴意象,晋水则暗合《晋书·山涛传》"清如镜"的典故,形成天地方物与人格精神的互文。诗人将道德境界具象为横亘九州的云霞,把心灵纯度物化为潺潺流水,恰如叶嘉莹先生所言:"中国诗学的最高境界,是将抽象德性转化为可触可感的自然意象。"

全诗在情感表达上呈现"哀而不伤,乐而不淫"的中和之美。首联"言将人事违"的怅惘与颔联"犹谓学仙归"的欣慰形成情感张力,尾联则升华至《论语》"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哲学境界。正如宇文所安在《中国文论》中所说:"唐代诗人最擅于在有限字句中,完成从个人情感到宇宙意识的飞跃。"这首作品正是通过植物荣枯、飞鸟往还的自然循环,最终抵达对生命永恒价值的礼赞。

点评

此诗如清泉漱玉,字字皆含远意。明代诗评家钟惺在《古诗归》中赞曰:"'棠棣花重发,鴒原鸟再飞'二句,不独对仗精工,更见天地生物之心,诗人感物之怀,浑然一体。"

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特赏尾联:"'德比代云布,心如晋水清',以云水为喻,而德行心迹自见。晋人风骨,唐人格调,尽在此中矣。"其评点道出诗人以自然意象托物言志之妙。

近代学者俞陛云《诗境浅说》则评全篇结构:"前四句以'昔卧'对'今逢',顿挫生姿;中二联花鸟云水,虚实相映;末联收束处见胸次,有'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之致。"此论深得诗中时空转换、物我交融之三昧。

最耐寻味处,尤在"犹谓学仙归"五字。钱锺书《谈艺录》独拈此句:"明明庆诞之喜,偏作仙语道之,庄谐互见。唐人用典,往往故以凡近之言写高远之境,此正其擅场也。"诚为的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