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校猎义成喜逢大雪率题九韵以示群官

2025年07月05日

弧矢威天下,旌旗游近县。一面施鸟罗,三驱教人战。
暮云成积雪,晓色开行殿。皓然原隰同,不觉林野变。
北风勇士马,东日华组练。触地银獐出,连山缟鹿见。
月兔落高矰,星狼下急箭。既欣盈尺兆,复忆磻溪便。
岁丰将遇贤,俱荷皇天眷。

隆基

译文

弧矢威天下,旌旗游近县。
弓箭威震四方,旌旗飘扬在邻近的县城。
一面施鸟罗,三驱教人战。
一面张网捕捉飞鸟,三次驱赶演练战法。
暮云成积雪,晓色开行殿。
暮云凝结成积雪,晨光中行宫显现。
皓然原隰同,不觉林野变。
原野一片洁白,不知不觉间林野已换新颜。
北风勇士马,东日华组练。
北风激励着勇士的战马,朝阳映照着华丽的铠甲。
触地银獐出,连山缟鹿见。
银白色的獐子从雪地跃出,山间可见成群的白色鹿。
月兔落高矰,星狼下急箭。
月宫玉兔落入高高的箭靶,天狼星被疾箭射下。
既欣盈尺兆,复忆磻溪便。
既欣喜瑞雪丰年的征兆,又想起磻溪垂钓的悠闲。
岁丰将遇贤,俱荷皇天眷。
丰年将遇贤才,全赖上天的眷顾。

词语注释

弧矢:弓箭。
原隰(xí):原野和低湿之地。
组练:华丽的铠甲。
缟鹿:白色的鹿。
高矰(zēng):高高的箭靶。
磻(pán)溪:相传姜太公垂钓之处,此处借指隐居之地。

创作背景

朔风卷地,龙旌猎猎,开元二十三年冬,唐玄宗率群臣校猎于义成。是日也,天威浩荡,君王引雕弓如月,千骑卷平冈。忽而彤云密布,俄顷六出纷飞,万里同缟。此景恰合圣心,遂于行殿挥毫,作《校猎义成喜逢大雪率题九韵》以示群官。

历史经纬

  1. 校猎之制:玄宗朝承贞观遗风,四季田猎为军礼要典。此番冬狩非独为戏,实含"三驱示仁"(《周易·比卦》注)之深意,旌旗所指,既训戎旅,亦彰文治。
  2. 雪兆祥瑞:诗中"盈尺兆"暗合《毛诗》"既优既渥,既沾既足"之典。开元盛世,岁丰政和,此雪恰似天赐琼琚,史载是岁关中大穰,群臣皆以吉兆称贺。
  3. 磻溪之思:末句"复忆磻溪便"忽转清雅,盖玄宗素慕太公垂钓遇文王之典(《水经注·渭水》),此际雪满弓刀,犹存访贤之志,盛世君臣相得之象宛然。

文学意境

  • "皓然原隰同"化用谢惠连《雪赋》"眄隰则万顷同缟",而气度恢弘过之
  • "星狼""月兔"之喻,既状箭矢破空之迅疾,复暗应《天官书》星象,皇家田猎顿生银河倾泻之壮美
  • 结句"皇天眷"遥应《尚书·太甲》"皇天眷佑有商",将雪猎奇观升华为天命所钟

此篇实为盛唐气象之绝妙注脚,金戈铁马与玉树琼枝交响,庙堂之思共林野之趣相生,玄宗以诗代诏,遂成千古帝王诗中之琳琅珠玉。

赏析

雪落弓鸣处,帝王气象生。这首御制诗以校猎为引,以雪景为媒,展现出一幅雄浑壮丽的盛世画卷。诗人以"弧矢威天下"开篇,如吴战垒在《帝王诗鉴》中所评:"弓矢意象直指帝王权威,旌旗近县之游恰似盛唐气象的微缩投影"。

暮云凝雪、晓色开殿的时空转换间,诗人敏锐捕捉到"皓然原隰同"的天地共色。傅璇琮在《唐代文学研究》中特别指出:"'不觉林野变'五字轻巧,却道出雪落无痕的禅意,帝王笔下竟有王维山水诗的灵韵"。北风卷起勇士衣袍,朝阳映照锦衣队列,银装素裹的猎场中,"触地银獐出,连山缟鹿见"的工笔描绘,被宇文所安在《盛唐诗》中誉为"以素彩写生机,在肃杀中见灵动"。

诗中暗藏双重隐喻:月兔星狼既实指猎物,又暗喻边患。《唐诗鉴赏辞典》解析道:"高矰急箭的狩猎场景,实为帝王经略天下的精神投射"。当诗人由"盈尺兆"的瑞雪联想到磻溪典故时,叶嘉莹先生精辟指出:"此乃诗眼所在,将冬猎收获与访贤治国浑然相契,展现明君特有的思维维度"。

结句"岁丰遇贤"的祈愿,恰如莫砺锋教授所言:"突破狩猎诗传统框架,将武事与文治、天时与人事熔铸为完整的政治哲学表达"。在这九韵诗行中,我们看见的不仅是银装素裹的猎场,更是一位帝王对天地、对苍生、对贤才的深沉情怀。

点评

名家点评

此篇校猎诗以"大雪"为诗眼,将帝王巡狩的雄浑气象与自然奇观完美交融。明代诗论家胡应麟在《诗薮》中盛赞:"'皓然原隰同,不觉林野变'十字,写雪境之妙,直夺化工,非身历塞上者不能道。"

清人沈德潜《唐诗别裁》特别推崇其中军事意象的运用:"'北风勇士马,东日华组练',以风雪壮军容,取景处即见帝王胸次。末联'岁丰遇贤'之语,尤见贞观君臣相得之雅。"

近代学者俞陛云《诗境浅说》点出其双重叙事结构:"前六韵如展金碧山水,极写羽猎之盛;后三韵忽转'磻溪''遇贤'之思,雪兆丰年与兆贤臣,两意叠印,得《诗经》'雨雪漉漉,见晛曰消'之比兴神髓。"

当代词学大家叶嘉莹则从美学角度评析:"'触地银獐出,连山缟鹿见'二句,以玉龙战罢喻雪原,兽踪成银象,虚实相生处,可见诗人对物色变化的敏锐把握,此真所谓'即目会心'的盛唐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