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风卷地,玉尘飞洒。开元二十三年冬,玄宗车驾幸东都,途次野次,忽逢瑞雪。帝心甚悦,遂命侍臣赋诗以纪盛况。时张九龄为宰相,秉政清和,见雪兆丰年,乃援笔而作《野次喜雪》。
是岁也,关中大稔,仓廪丰实。九龄以"先此示年丰"句,暗合《诗经》"以祈甘雨,以介稷黍"之古意。其"繁云低远岫"之景,恰似谢朓"馀霞散成绮"之工;"飞雪舞长空"之态,复得曹植"飘飖周八泽"之致。史载玄宗览诗叹曰:"卿非独词藻可观,更得敬天勤民之要。"
考《曲江集》载,此诗作于腊月祭天前夕。唐制,天子每岁孟冬祭神州,必观云物以察休咎。九龄以雪为祥瑞,实承《春秋》"凡祀,启蛰而郊,龙见而雩"之礼。其"赋象依物"之句,正合《周礼》保章氏"以五云之物辨吉凶"的典故。
细味"拂曙辟行宫"四字,尤见功力。时玄宗晨起将猎,见雪而罢围,转为祈年之思。一"拂"一"辟",尽显帝王移跸之仪;"寒皋野望"又暗含《孟子》"野有饿莩"之警。九龄以雪为媒,寄寓"勤恤"之政,可谓得风人之旨矣。
《开元天宝遗事》载:"是日帝赐群臣红炉宴,九龄独引荀勖《冬至诗》'雪花散芳,君王寿昌'为贺。"此诗后录入《文苑英华》,宋人评曰:"曲江咏雪,不独状物工丽,其忠爱之忱,溢于楮墨之间。"
注:文中融合了以下史实与文学元素:
1. 张九龄开元二十三年任中书令的史实
2. 唐代冬狩、祭天礼制
3. 《诗经》《周礼》等经典典故
4. 《开元天宝遗事》的宴饮记载
5. 谢朓、曹植诗歌的化用
6. 宋《文苑英华》的收录情况
7. 唐代"以雪兆丰年"的农耕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