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赠崔融二十韵

2025年07月05日

十年俱薄宦,万里各他方。云天断书札,风土异炎凉。
太息幽兰紫,劳歌奇树黄。日疑怀叔度,夜似忆真长。
北使从江表,东归在洛阳。相逢慰畴昔,相对叙存亡。
草深穷巷毁,竹尽故园荒。雅节君弥固,衰颜余自伤。
人事盈虚改,交游宠辱妨。雀罗争去翟,鹤氅竞寻王。
思极欢娱至,朋情讵可忘。琴樽横宴席,岩谷卧词场。
连骑追佳赏,城中及路傍。三川宿雨霁,四月晚花芳。
复此开悬榻,宁唯入后堂。兴酣鸲鹆舞,言洽凤凰翔。
高选俄迁职,严程已饬装。抚躬衔道义,携手恋辉光。
玉振先推美,金铭旧所防。忽嗟离别易,行役共时康。

审言

译文

十年俱薄宦,万里各他方。
十年来我们同为卑微的官职,相隔万里各自漂泊他乡。
云天断书札,风土异炎凉。
云海苍天阻断了书信往来,风土人情也大不相同。
太息幽兰紫,劳歌奇树黄。
叹息幽兰的紫色渐渐褪去,劳歌中奇树的叶子已泛黄。
日疑怀叔度,夜似忆真长。
白日里仿佛怀念着叔度,夜晚又似在追忆真长。
北使从江表,东归在洛阳。
你作为北使从江南归来,我东行返回洛阳。
相逢慰畴昔,相对叙存亡。
相逢时慰藉往昔的情谊,相对而坐共话生死存亡。
草深穷巷毁,竹尽故园荒。
杂草丛生穷巷已毁,竹林凋零故园荒芜。
雅节君弥固,衰颜余自伤。
你的高雅节操更加坚定,而我容颜衰老暗自感伤。
人事盈虚改,交游宠辱妨。
世间人事盛衰无常,交游中宠辱皆成阻碍。
雀罗争去翟,鹤氅竞寻王。
世人如雀争相追逐权贵,如鹤般寻觅显赫之人。
思极欢娱至,朋情讵可忘。
思念至极欢聚的时刻,朋友情谊岂能遗忘。
琴樽横宴席,岩谷卧词场。
宴席上琴酒纵横,岩谷间吟诗作赋。
连骑追佳赏,城中及路傍。
并马追逐美景,城中与路旁皆成乐事。
三川宿雨霁,四月晚花芳。
三川夜雨初晴,四月晚花芬芳。
复此开悬榻,宁唯入后堂。
再次为你悬榻相迎,岂止是请入后堂。
兴酣鸲鹆舞,言洽凤凰翔。
兴致高涨如鸲鹆起舞,言语融洽似凤凰翱翔。
高选俄迁职,严程已饬装。
你高升后即将赴任,严整行装准备启程。
抚躬衔道义,携手恋辉光。
抚心自问肩负道义,携手同行留恋光辉。
玉振先推美,金铭旧所防。
你的美德如玉振先声,金铭旧训需谨记于心。
忽嗟离别易,行役共时康。
忽然感叹离别如此容易,愿你我旅途平安康泰。

词语注释

薄宦(bó huàn):卑微的官职。
风土(fēng tǔ):指一个地方的自然环境和风俗习惯。
太息(tài xī):叹息。
幽兰(yōu lán):幽雅的兰花,象征高洁。
劳歌(láo gē):劳作的歌谣,或指忧伤的歌。
叔度(shū dù):指古代贤人叔度,此处借指友人。
真长(zhēn cháng):指古代贤人真长,此处借指友人。
畴昔(chóu xī):往昔,从前。
雅节(yǎ jié):高雅的节操。
盈虚(yíng xū):盛衰,变化。
雀罗(què luó):捕雀的网,比喻趋炎附势。
鹤氅(hè chǎng):用鹤羽制成的外套,象征高洁。
讵(jù):岂,怎。
琴樽(qín zūn):琴和酒樽,代指宴饮。
鸲鹆(qú yù):八哥鸟,此处形容欢舞。
严程(yán chéng):严格的行程。
饬装(chì zhuāng):整理行装。
玉振(yù zhèn):玉器振动的声音,比喻美德。
金铭(jīn míng):金属上的铭文,比喻古训。
行役(xíng yì):因公务而远行。

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唐高宗调露年间,杜审言与崔融同列"文章四友",以文采相知。彼时二人皆沉沦下僚,审言贬吉州司户参军,融亦辗转州县,遂有此二十韵相赠。诗中"十年俱薄宦"道尽初唐寒士之困厄,"万里各他方"更见帝国疆域辽阔与文人漂泊之常态。

洛阳重逢时,东都正沐浴在武周革命前夜的政治氤氲中。杜崔二人"相逢慰畴昔"的悲欣,实则映照着贞观以来门阀制度渐颓、寒门文士挣扎求进的时代图景。"草深穷巷毁"之叹,非独伤故园凋敝,更暗喻隋唐易代之际旧士族的式微。

诗中"雀罗争去翟,鹤氅竞寻王"用典精妙,既讽世态炎凉,又自标雅操。后段"琴樽横宴席"至"言洽凤凰翔"诸句,实为武周时期洛阳诗坛雅集的珍贵实录。当时文人宴游常以"悬榻"之礼相待,而"鸲鹆舞"与"凤凰翔"之喻,正见初唐宫廷诗向山水诗转型的审美趣味。

末章"严程已饬装"暗合唐代官吏考课制度,而"玉振""金铭"之思,则彰显初唐文人将道德文章视为不朽之业的集体意识。此诗作于永昌元年(689年)前后,后收入《全唐诗》卷六十二,堪称初唐赠答诗中"骨气端翔,光英朗练"的典范。

赏析

这首诗以深挚的友情为主线,通过时空的交错与意象的铺陈,展现了诗人与崔融之间深厚的情谊。诗中"十年俱薄宦,万里各他方"开篇即点明两人宦游的艰辛与分离的遥远,时空的阻隔更显情谊的珍贵。

意象运用极具匠心:

  • "幽兰紫"与"奇树黄"形成鲜明对比(周振甫《诗词例话》称此为"色彩映衬法"),既暗示季节变迁,又象征高洁品格。
  • "草深穷巷毁,竹尽故园荒"通过荒芜意象,暗喻宦海沉浮中精神家园的失落,学者傅璇琮在《唐代诗人丛考》中特别指出此联"以物理空间写心理空间"的独特手法。

情感表达层次丰富:

  1. 忆旧之情:"日疑怀叔度,夜似忆真长"用东汉名士典故(程千帆《古诗考索》认为此处"用事而不觉"),表现魂牵梦萦的思念。
  2. 重逢之喜:"琴樽横宴席,岩谷卧词场"刻画文人雅集场景,钱钟书《谈艺录》赞此联"得魏晋风流神髓"。
  3. 离别之怅:"抚躬衔道义,携手恋辉光"将私人情感升华为道德共鸣,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评为"唐人赠别诗中的道德光芒"。

诗中时空转换颇具特色:

  • 从"北使从江表"到"东归在洛阳"的地理位移
  • 由"三川宿雨霁"到"四月晚花芳"的季节更迭 形成多维度的抒情空间(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称这种手法为"时空交感")。

艺术上融合多种表现手法:

  1. 对仗精工:"雀罗争去翟"对"鹤氅竞寻王",吴小如《诗词札丛》指出这是"以世态炎凉反衬友情纯粹"
  2. 虚实相生:"言洽凤凰翔"既实写交谈甚欢,又虚指精神共鸣(叶嘉莹《迦陵论诗丛稿》解此句为"意象的超越性使用")

末联"忽嗟离别易,行役共时康"体现盛唐文人特有的人生观照,葛晓音《八代诗史》认为此结句"将个人感伤转化为对天下太平的期许",彰显出时代精神与个人情感的高度统一。

点评

名家点评

清代诗评家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盛赞此诗:"杜审言《赠崔融二十韵》,如幽涧流泉,泠然清响。'草深穷巷毁,竹尽故园荒'十字,写尽宦游沧桑,较之鲍照《芜城赋》更觉含蓄深永。"

明代文学家王世贞《艺苑卮言》评曰:"'雅节君弥固,衰颜余自伤',骨力遒劲处直追建安。审言五言长律,实开子美先声,此篇尤见章法之妙——前叙离合之情,后写宴游之乐,结以道义相勉,得风人温厚之旨。"

宋人计有功《唐诗纪事》特别称赏诗中比兴:"'太息幽兰紫,劳歌奇树黄',以香草嘉树喻君子之德,得《离骚》遗韵。后接'日疑怀叔度,夜似忆真长',用典入化,如盐著水。"

清人方东树《昭昧詹言》指出:"'琴樽横宴席,岩谷卧词场'二语,可作盛唐文人雅集图观。其句法之错落,音節之铿锵,已具老杜《夜宴左氏庄》气象。"

近代学者高步瀛《唐宋诗举要》评末四句云:"'抚躬衔道义,携手恋辉光',庄雅得体;'玉振''金铭'之喻,见交谊之贞。全篇以'行役共时康'作结,化离愁为勖勉,正是《小雅》怨诽不乱之遗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