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除夜有怀

2025年07月05日

故节当歌守,新年把烛迎。冬氛恋虬箭,春色候鸡鸣。
兴尽闻壶覆,宵阑见斗横。还将万亿寿,更谒九重城。

审言

译文

故节当歌守
在旧岁的最后时刻,我们应当欢歌守岁
新年把烛迎
迎接新年,点燃烛光,期盼美好
冬氛恋虬箭
冬日的寒气仍留恋着漏箭(时光)
春色候鸡鸣
春天的气息已随着鸡鸣悄然来临
兴尽闻壶覆
酒兴酣畅时,听闻壶倾酒尽
宵阑见斗横
夜深人静,只见北斗横斜
还将万亿寿
愿将万年的长寿
更谒九重城
再次朝拜那巍峨的九重宫阙

词语注释

虬箭(qiú jiàn):古代计时器漏壶中的箭形浮标,借指时间
宵阑(xiāo lán):夜深
九重城(jiǔ chóng chéng):指帝王所居的深邃宫阙

创作背景

暮色渐沉的长安城头,残雪压着朱雀大街的瓦当,杜审言独坐烛影摇红的案前,天授二年(691年)的除夕更鼓正穿透武周王朝凛冽的冬夜。这位初唐"文章四友"之一的诗人,在经历宦海浮沉后,笔下流出的"故节当歌守"五字,恰似将陈隋宫体诗的绮丽锻打成盛唐气象的雏形。

铜漏滴答声里,虬箭(古代计时器)的轨迹被诗人赋予人性化的"恋"字,暗合当时武则天改历法、易服色的新政。而"春色候鸡鸣"的期待,则藏着唐人特有的时间意识——在《周礼·春官》"鸡人掌供夜嘂"的典故中,悄然注入对李唐王室复辟的隐微期盼。案上鎏金壶漏的覆转(壶覆典出《晋书》祖逖中夜闻鸡起舞),与紫微垣星斗的位移,构成天地对应的岁暮图景。

当诗人写下"还将万亿寿"时,笔锋游走在应制诗惯例与真心祝颂之间。九重城阙既指神都洛阳的明堂,又暗含《楚辞·九辩》"君之门以九重"的怅惘。此时距武则天称帝仅两年,杜审言以宫廷诗人的身份,在辞旧迎新的仪式感中,将个人命运与时代风云,都凝练在这四十个字的平仄里。

赏析

暮色四合的年夜里,诗人独对烛光,将新旧时光的交叠酿成一杯醇厚的诗酒。首联"故节当歌守,新年把烛迎"中,那支摇曳的烛火恰似时间的信使——南京大学莫砺锋教授指出,这里的烛光"既是岁末的守夜人,又是新春的引路者",双重的象征意义让十四字的平仄里涨落着永恒的轮回。

虬箭滴漏与鸡鸣报晓的意象对仗,在颔联中织就一幅时光争渡的工笔画。中国社科院文学所蒋寅研究员特别赞赏"冬氛恋虬箭"中"恋"字的精妙:"冬日将尽的缠绵,在铜壶滴漏的冰冷机械中注入人性的温度"。而"春色候鸡鸣"的"候"字,则让拂晓的期待有了拟人化的生动,仿佛春天是位恪守时辰的更夫。

颈联的壶覆斗横,在宴饮与星象间架起宏大的时空坐标。北京大学葛晓音教授解析道:"壶中酒尽与北斗横斜的并置,既写尽守岁宴饮的酣畅,又暗合《诗经·唐风》'宵征夙夜'的古老仪式感"。这种微醺与清醒的交织,正是唐人除夜特有的精神气象。

尾联的"万亿寿"与"九重城",将私人化的节庆升华至家国同春的境界。复旦大学陈尚君教授强调:"杜审言以近臣口吻将个人寿考与帝国永恒并置,在应制诗中开辟出雄浑的格局"。那支燃烧的守岁烛,最终照亮的是通往大明宫的巍峨御道。

全诗如精巧的走马灯,在"冬氛—春色"、"壶覆—斗横"的二元对位中旋转出时间的韵律。台湾大学欧丽娟教授认为:"这种循环往复的意象结构,恰似除夜本身——既是终点又是起点,在永恒的圆周上标记着人间特殊的刻度。"当晨光终于浸透墨色,那支流泪的红烛已凝成盛唐气象的琥珀。

点评

名家点评:

此诗以除夕守岁为引,铺陈出时空交错的诗意画卷。杜审言("文章四友"之一)擅用意象转换,"冬氛恋虬箭"中"恋"字尤妙,将凛冬拟人化,与铜壶滴漏缠绵难舍;而"春色候鸡鸣"则以"候"字点睛,使新春在更漏将尽处呼之欲出。明代胡震亨《唐音癸签》评其"炼字如琢玉,时空在转承间自成气象"。

颔联"兴尽闻壶覆,宵阑见斗横"暗合《世说》典故,却不着痕迹。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称其"以典入诗如盐着水,更见守岁人由欢宴至静观的心境流转"。结句"万亿寿"对"九重城",既显庙堂气度,又存江湖之思,纪晓岚批点《瀛奎律髓》时谓之"五言律中,此等结句如黄钟大吕,余韵绕梁"。

全诗八句四十字,自宫廷守岁仪轨到天地星辰运转,再及个体生命感悟,方回在《律髓》中赞叹:"当歌把烛时,能作宇宙观,方是杜家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