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与《晋陵陆丞早春游望》的创作背景
春日的晋陵(今江苏常州),薄雾轻笼着运河两岸的新柳。唐中宗景龙年间,一位宦游江南的诗人杜审言,正独自徘徊在早春的微寒里。这位"文章四友"之一的才子,虽以诗名动长安,却因政治风波被贬江南,与故乡巩县隔着迢迢烟水。
当友人陆县丞的《早春游望》诗笺递到手中时,杜审言指尖触及的不仅是纸笺的微凉,更是岁月深处的共鸣。诗中"物候新"三字,倏然刺痛了游子的心——江南的云霞破海而出,梅柳染绿江水,黄莺在温润的"淑气"中试啼,这些中原未见的早春景致,在诗人眼中却化作锋利的乡愁。史载杜审言"恃才謇傲",此刻却为一句"忽闻歌古调"湿了青衫,那分明是陆丞笔下传来的中原古调,如一把故园的泥土,猝不及防地撒向游子心田。
这首酬和之作,诞生于初唐诗歌革新的前夜。彼时六朝绮靡余风尚存,杜审言却以"云霞出海曙"的壮阔对仗,暗合其孙杜甫"星垂平野阔"的先声。明代胡应麟在《诗薮》中盛赞此诗"气象冠裳,句格鸿丽",殊不知这鸿丽背后,是诗人将仕途失意、羁旅愁思都淬炼成文字间的珠玉。那个沾湿罗巾的结尾,不仅凝固了千年游子的共同泪光,更成为盛唐气象将临的一滴清露。